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

文章插图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
1、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
发热反应:轻这减慢滴速,注意保暖 。重者立即停止输液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抗敏药物或激素药,吸氧 。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循环过度负荷反应:立即停止输液 。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 。高流量氧气吸入,减少缺氧状态 。静脉注射速尿20——40mg/次 。根据情况注射平喘药或者强心剂 。如无禁忌症,可立即慢静脉注射酚妥拉明(立即丁)5mg.或者阿托品,山莨宕碱等 。肺水肿急剧加重者,其他治疗无效者,如无贫血,可静脉放血300-500ml.
静脉炎;局部热敷,抬高患肢,注意休息,必要时给地米,抗生素药等 。
2、输液反应的发生机制
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物质的总称 。广义的热原包括了细菌性热原、内原性高分子热原及其化学热原等,药剂学上的热原通常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现已证明热原主要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是由脂多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微粒异物也是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静脉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异物如橡胶微粒,不溶性无机盐、活性炭微粒、纤维、配伍用药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以及输液过程中空气没经滤过而进入输液的致病菌或灰尘等,可引起类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血管肉芽肿、肺水肿、栓塞、过敏反应等 。热原由静脉输入血液,刺激脑下垂体发热中枢,引起发热反应 。
3、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把发生输液反应的因素分为四种,药物因素:经检测发现药物外观变化(包括透明度、颜色、絮状物、瓶口松动、安培裂缝等)或发现热原及微粒超标;输液器具因素:经检测发现输液瓶、输液器、注射器热原及微粒超标;操作因素:经检测同一批号的其它药品和输液器具热原及微粒均不超标且无其他质量问题 。病人因素:经检测无其他原因可循 。经分析本组属药物因素29例(42%),属输液器具因素7例(10.1%),属操作因素27例(39.1),属病人因素6例(8.7%) 。
输液反应如何预防
了解输液反应发生的范围、科室和人员的数量,将剩余药液送细菌室做细菌培养,并抽取发生输液反应患者的血液做细菌培养,如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拔除置管后,用无菌技术剪取10cm的管端做细菌培养;将同批号的注射器和输液器送药监局做热源测试和无菌实验;对当班护士的手、治疗室空气及所用器具做细菌培养 。
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因素 。若细菌培养为阴性,则一次性输液器引起输液反应的可能性最大;若所有患者都使用了同种药物,其他为阴性,应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若患者未使用相同药物,同时在血培养或静脉留置管的管端及当班护士的手、空气等处均培养出相同的细菌或细菌超标时,应考虑输液反应为当班护理人员违反无菌操作规定而引起的 。
输液反应有什么
1、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是因为血液中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者输液瓶再次被污染等原因造成的 。
2、肺水肿 。病人会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痰中有血;严重的时候稀痰液会从口鼻中涌出来,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加快 。
3、心力衰竭 。造成心力衰竭的原因是输液时滴速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了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
4、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者是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
5、过敏性休克 。每个人的人体素质不同,因此对不同的药物会有不同的敏感性,所以会造成过敏性休克 。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