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临床表现


急性心梗临床表现

文章插图

急性心梗临床表现
1、急性心梗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会出现疼痛,很多事发生在清晨,疼痛的部位,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持续期间也不相同 。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当天发生的疼痛就有可能产生休克或者是急性心衰这样的话死亡率很高 。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之前还会出现,全身发热心跳过快这种情况 。一般患者在临床上还会出现,肠胃不适,特别的呕吐,腹泻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感冒的症状,觉得吃一些感冒药就能有所改善,其实只是心脏受损的一个表现 。
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发病之后还会出现低血压休克,这一般是在发病一个小时到一周之内,所以患者都会有一个危险期,一般会在重症监护室里度过 。同时也可以看出来患者会有心率失常的情况,患者的心电图特别不好 。
2、心肌梗死的急救办法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救援到来之前,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这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保持镇定,果断急救:
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
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
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让病人含化,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 。同时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镇静下来 。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
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
人工呼吸: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 。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
3、急性心梗的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
休息:保持病室安静 。
给氧:持续吸氧3-7天 。
饮食:低盐、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 。
建立静脉通路 。
专科护理
疼痛的护理:积极采取止痛措施 。
活动指导:可根据病情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绝对卧床休息 。第二阶段为床上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为离床活动 。
防止便秘 。
病情观察 。
治疗急性心梗的方法
目前使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溶栓治疗,另一种就是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有许多限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仅有1/3适宜接受溶栓治疗;接受溶栓治疗者 。血管通畅率只有50%一70% 。溶栓治疗后由于残余狭窄的存在,大约1/3的患者会再发心肌缺血 。
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治疗,是将一个微小的网状合金管装在带有压缩球囊的导管上,导管进入病变血管时,将球囊扩张撑开支架,使其紧贴血管壁 。接着回缩球囊,撤回导管,支架就被永久地置于该处 。血管就得以撑开,血流保持畅通,从而使濒临坏死的心肌得到救治 。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和病死率低的优势,但急诊介入治疗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经验 。仪器设备,以及医生团队协作的要求很高 。还要求尽量能在患者就诊后60—9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等 。因此,此项手术目前在国内,只有一些大型心脏介入中心才能开展 。必须要强调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与时间有很大关系,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怎么预防急性心梗
心肌梗死的预防上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
心肌梗死的预防上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 。
心肌梗死的预防上洗澡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缺血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 。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
【急性心梗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预防上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 。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药物进行保护 。

急性心梗临床表现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