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


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应该如何护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
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
一、预防
PTSD的危机干预的目的是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共病、阻止迁延 。危机干预具有短程、及时和有效的特点(4~5) , 因此,干预重点是预防疾病和缓解症状,目前主要的干预措施是认知行为方法、心理疏泄、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想象回忆治疗以及其他心理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 。有关认知行为方法国内在过去10余年中已有系统介绍和临床应用 。
1、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 debriefing,PD)和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critical incidence stress debriefing, CISD) Chemtob曾对夏威夷风暴灾害后的人群进行PD干预的交叉对比研究,干预6个月后用IES(impact of event scale, 事件影响量表)、BSI(brief symptom inventory, 简明症状问卷)评定 , 结果提示创伤后PD干预是有效和可行的 。Campfield等将77例遭受抢劫的普通雇员随机分配到即刻PD治疗组(10h内)和延迟PD治疗组(48h后) 。分别收集4组评分:疏泄时、疏泄后2天、疏泄后4天、及抢劫后2周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疏泄时的症状出现频度及严重程度无差别 , 但以后三个时间点的评分检查即刻组较延迟组评分低 。即症状的出现频度及严重程度随时间而减少,但延迟组减少不明显 。此结果支持应对抢劫受害者进行即刻疏泄 。但是,Myow等对交通事故后住院患者进行研究,用IES和BSI对接受PD干预和未干预的对照组进行入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3年评定,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创伤后3年BSI评分、旅行焦虑、疼痛、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的总体水平,以及生活资金问题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未接受干预的患者差 。闯入性症状和回避性症状接受干预后仍存在,相反未接受干预的患者症状却消失 。Bisson等将13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配到PD干预组和未干预的对照组 。对随访到的110例(83%)入组者创伤3个月及13个月后进行IES和BSI评定,16例(26%)接受PD者13个月后诊为PTSD,对照组仅4例(9%),提示早期给予心理疏泄帮助创伤应激者疗效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干预组患者初始症状评分较高 , 且烧伤的严重程度亦较对照组高,由于存在此干扰因素,会影响本试验结论的可靠性 。Rose等假设谈论创伤经历能阻止精神障碍的发展,为此进行两项简短干预、宣教和心理疏泄的心理治疗方法(宣教即解释正常的PTSD反应,疏泄即深入探讨受害经过) , 以检验简短干预能否阻止暴力犯罪受害者的不良情绪反应 。本试验将157受害者随机分配到宣教组、宣教和心理疏泄组以及仅作一般体检的对照组 。对随访了6个月的138名受害者,随访了11个月92名受害者的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症状随时间推移而改善 , 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此结果不支持对暴力受害者进行简短干预能预防PTSD的发生和发展的假设 。此外,Deahl等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波斯尼亚维和部队的英国士兵进行PD 和CISD干预 , 结果显示PD干预组仅酗酒的危险性降低了 。另外,躯体疾病也是一种创伤事件 , Neel等研究发现危机干预可帮助植入除颤器患者适应术后生活并减轻其病痛感 。Suzanna等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检索对1个月内遭受创伤的患者给予一次会谈性干预的有关文献,干预方式包括各种形式的情绪处理、鼓励回忆或情绪反应正常化等 。结果1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中,有2篇结论完全相反,总的结果显示单次会谈的疏泄既不能减轻心理痛苦也不能预防PTSD发生 , 即一次性疏泄不能降低焦虑或抑郁、心理障碍的患病率 。Rose和Bisson 也进行过类似的系统文献回顾 。有关短期早期干预创伤的疗效随机对照研究仅找到6篇,结果为2篇有效,2篇无明显差异,2篇无效 。2、想象回忆治疗(imaging rehearsal therapy, IRT) Barrey等对墨西哥168名符合DSM-Ⅳ的性创伤后的PTSD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接受IRT治疗组(n=88)和非IRT治疗组(n=80) 。经过3次治疗后,随访3~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每晚噩梦次数及每周噩梦天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且65%的治疗组患者PTSD症状得到改善,而69%的对照组患者无改善或症状加剧 。提示IRT对治疗共病睡眠障碍的患者可能有效 。3、其他心理治疗技术 有一项对南非圣会教堂大屠杀的19名幸存者进行事件叙述的研究 , 结果幸存者对屠杀进行了有宗教信仰意义的描述 , 其认知主要受宗教的影响,提示运用宗教信仰知识对有一定信仰的幸存者进行干预可能是一个治疗方向 。Everly认为有牧师的社区具有强大的恢复创伤的功能,对诸如恐怖、天灾人祸等异常应激事件的危机干预,牧师所进行的一系列安慰活动作为危机干预策略之一可能是行之有效的 。Everly等认为与改变人类行为的其他任何努力一样,危机干预同样也存在着危险 。其中之一是不成熟的干预 , 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而且还干扰某些受害者的创伤自然恢复过程 。因此 , 首先要明确危机的性质,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干预、如何干预以及估计帮助的后果,要避免对危机进行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等不成熟的危机干预 。心理疏泄治疗虽然是目前用于帮助创伤和危机个体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迅速推广它仍需要慎重考虑 。但PTSD干预中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非常重要,它能降低干预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 因此,治疗医师如何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以利于早期疏泄干预尤为重要 。但是,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应激事件所致PTSD的患病危险性不完全相同,并且PTSD会阻碍儿童心理正常健康发展 。PTSD可以共病焦虑、抑郁、物质依赖等精神疾病,也可以共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躯体疾病 。共病抑郁增加了患者的自杀危险 , PTSD的自杀率为19% 。PTSD的主要的干预措施是包括PD等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 。目前的研究表明,PTSD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不肯定,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缺乏PTSD危机干预的经验,即干预技术不成熟,对不同的创伤选择的干预措施不恰当;对PTSD干预效果评定项目不全面,PTSD存在共?。蓝ú挥窒抻赑TSD的特征症状的消失或减少;心理治疗受医患关系的影响而效果不同;有待于研究新的更有效干预技术 。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方法,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护理措施 。
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见护理方法:
一、安全和生活护理:
①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 。由于应激相关障碍病人富有暗示性,不能将其同症状丰富的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以免增加新症状或使原有症状更顽固 。
②应尊重病人 , 允许保留自己的天地和注意尊重其隐私 。
③加强观察和关心病人(但不被病人意识到) 。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以便早期发现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先兆,防患于未然 。
④应激相关障碍发作期应耐心喂饭,一时不能进食可稍缓喂饭 。对有躯体化症状的病人,应用暗示性言语引导缓慢进食,或分散注意力,避免其全神贯注自己的进食障碍而妨碍进食 。同时应在少量进食后,可用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事实,鼓励其进食 。
⑤对有自理缺陷(如心因性木僵)的病人,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饮食护理,必要时可鼻饲饮食,保证其营养的需要 , 对心因性木僵病人同样要定时翻身 , 做好皮肤、口腔等护理 , 防止褥疮,利用病人有暗示性的特点 , 以暗示言语鼓励其循序渐进地加强自主功能训练 。
⑥参加以娱乐性游艺为主的活动,使病人在松弛的环境中分散注意力,避免对疾病过分关注,忘记心身痛苦 。
二、心理护理: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谈话时,要态度和蔼 , 注意倾听,提问要扼要,着重当前问题,给予简明的指导 。鼓励病人回忆自己心理创伤所致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发作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接纳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感受,并讨论和教会应对应激相关障碍发作的简易方法 。
②每天定时接触病人 , 分析应激相关障碍症状和恶劣心境的原因和危害 。使病人认识到对自身病症的过度关心和忧虑无益于恢复健康 。用支持性言语帮助病人渡过困境,并且辅导病人有效地应对困难 。帮助列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并协助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 。当初步获效时,应及时表扬 。
三、特殊护理:
①在严重应激障碍发作时,应将家属隔离,护士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疗护理,并使病人明白发作不会危及生命,疾病一定能治愈 。
②应激相关障碍相关的焦虑反应有时可表现为挑衅和敌意,需适当限制 , 并对可能的后果有预见性 , 必要时设专人陪护 。
③发生意识障碍时 , 应加强生活护理和观察,防止其他病人的伤害和防止走失等意外 。
④严密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 , 对不合理要求应认真解释和说服 。
⑤对躯体化症状,应让病人了解功能障碍是短暂的,通过检查证明无器质性损害 。应使病人确信只要配合医生治疗完全可恢复健康 。
⑥对病人当前的应对机制表示认同、理解和支持 。需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 , 允许自我发泄(如来回踱步,谈话,哭泣等),但不要过分关注 。
⑦遵医嘱给相应治疗药物,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让病人了解和自行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
⑧在间歇期教会病人放松技术,与医生合作做好暗示治疗、行为治疗、反馈治疗等 , 使其增强治疗信心,并要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 。
⑨强化疾病可以治愈的观念,教会病人正确应对创伤性体验和困难,恰当处理人际关系,防止疾病复发 。
4、康复治疗和护理:康复期帮助病人认识和正确对待致病因素和疾病性质,克服个性缺陷,掌握疾病康复途径,从而提高自我康复能力 。5、健康教育:使病人和家属对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有正确的认识 , 消除模糊观念引起的焦虑、抑郁 。应帮助病人和家属学习疾病知识,以免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 。使家属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困境,既要关心和尊重病人,又不要过分迁就或强制病人 。协助病人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恰当处理与病人的关系,并教会家属正确帮助病人恢复社会功能 。【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怎样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