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有什么应对方法_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


挫折教育有什么应对方法_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有哪些?挫折是指个体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或阻断而引发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易受挫折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对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缺乏心理准备 。了解了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一、什么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 , 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 , 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 , 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二、挫折教育的作用
1、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 , 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 。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 , 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 , 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
2、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
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 , 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 。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 , 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 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 。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 , 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 , 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4、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挫折教育有什么应对方法_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 , 在这样的社会中 , 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 。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 , 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 。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
三、如何应对挫折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东北某省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中近三成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如厌学、单相思和离家出走等心理障碍),其中5.3%的人存在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惧症等) 。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九成多的中、小学生想到的是找家长或教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
不当家庭教育是孩子承受挫折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家长事事“包办”使孩子的实践能力没有机会获得良性发展 , 孩子“自我负责”的意识也难以培养 。当孩子真正面对现实竞争,不能事事满足时 , 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家长的过分呵护会使孩子产生被动、胆小、依赖性强的心理;也有家长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 , 担心孩子遇到危险,致其产生孤僻与对外畏惧心理 。加之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尚不稳定,社会交往经验不足,当其参与社会活动受阻时,自然易产生挫折心理 。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 , 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而痛苦不堪 。“挫折教育”其实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给予中得到快乐,而且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寻快乐的本能 。这样在挫折面前才能泰然自若,保持乐观 。当今的孩子多“生长在温室”,受到家中众人乃至几代人众星捧月般的呵护 。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 。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挫折教育是孩子更为重要的需求之一 。
四、家庭挫折教育的方式:
(1)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重视创建宽松的家庭氛围 。不能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否则会增加其心理压力,使之不敢面对挫折;但也不能总贬低孩子,对其不抱期望,因为这同样会伤害其自尊,致其逃避挫折以求安稳 。所以,父母应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 使之从自己选择所致的挫折中成长 。
(2)家长以身作则 。生活中孩子最好的榜样是父母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对待挫折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可以经常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克服各种大小困难的事例告诉孩子,并与之分享战胜挫折后的快乐 。另外,在“追星”泛滥的今天,父母要试着告诉孩子,其实他们自己也令人骄傲 。比如,要求孩子将其克服挫折的经历记录在案,日后提醒其查看记录 , 以自己为榜样,自我激励,战胜挫折 。
(3)培养孩子自立 。家长应确立与孩子的“顾问”与“询问者”关系 。父母可向孩子提供建议和咨询,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及对其行为的自我负责精神 。
2007年1月,《华商报》刊登了一则新闻:一个衣冠整洁的6岁男童站在街头卖报 。原来放寒假了,母亲特意把他带到街头卖报体验生活 。这种做法值得称道 。缺乏独立应对生活的经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往往难以面对挫折 。一名刚入学不久的大学生,因为没有父母照顾、无法独立生活而休学在家 。当接到学校的返校通知时,竟跳楼自尽 。这个看似难以置信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孩子战胜挫折、培养自立的能力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4)磨练孩子意志 。挫折教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 。父母要精心设计一些磨练孩子意志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吃苦,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比如,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或登山活动等 。同时,父母要培养孩子找出战胜挫折的方法 。
比如 , 可以变挫折为动力、降低行动目标或尝试达到目标的新方法等 。有效的挫折教育将使孩子学会豁达看待挫折,尽快重新振作,逐步走向成熟 。
应当指出的是,实施挫折教育学校更是责无旁贷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面对现实、承担责任的能力与勇气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吉林省辽源市某中学一学生因为老师调其同桌座位征询其意见时,对老师说了一句“随便” , 被罚坐后排,于是回家自杀身亡 。这让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在学生心理素质成长过程中的苍白无力 。21世纪的教育标准提出了认知、做事、与人相处、生存等几项能力的培养 , 而从现行教育体制看,后面几项亟待落实 。为此,学校应向学生提供日常心理咨询,开通心理热线电话,适当传授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挫折、情感教育,创设适宜的挫折情境,与学生讨论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 。
五、各阶段挫折教育
幼儿阶段:重在放手锻炼
尽量让幼儿离开父母的保护圈 , 放开手脚,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吃饭、穿衣等事情 , 不要怕麻烦,让孩子反复做,孩子在不断实践中会找到正确的方法;其次,要让幼儿进行体能上的锻炼 , 冬季来临时鼓励他早起锻炼身体,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体验艰辛的同时也有快乐;再者,可以通过批评、忽视、惩罚等方式使幼儿受挫折教育 , 比如游戏活动中,不一定每次都要让孩子胜利,也不一定每次都要他当主角,让他体会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
小学阶段:以孩子个性为前提
首先要向孩子灌输遭受挫折的思想,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挫折,然后想办法努力克服 。另外,家长或老师也可以有意地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引导孩子面对、克服,比如带七八岁的孩子去逛街 , 然后让他自己坐公车回家,当然,家长要提前考虑好各种突发情况,给孩子讲明应对措施 。

挫折教育有什么应对方法_挫折教育的应对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