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整固执心理_固执心理调整的方法


怎样调整固执心理_固执心理调整的方法

文章插图
导读:固执心理是怎样造成的?怎样调整固执心理?执迷不悟的心理又将如何调节?接下来就跟着小编我一起来了解究竟何为固执心理,以及怎样调整固执心理的内容吧 。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身边发现一些“悲情人物”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然并不愚钝,却常常陷入某一个绝对没有好处的事情中不能自拔 。任凭周围的亲戚、朋友、旁观者如何劝说 , 他们总是执迷不悟,甚至还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来欺骗自己,直到有一天 , 当他受尽折磨,终于解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 。近日出版的科普杂志《大科技》介绍了这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
那么 , 这种心理问题为何存在,它对人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为此访问了几位专家 。何种因素导致执迷不悟“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地区分开来 。如果将自己这种已有的经验驾驭现实之上 , 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产生了执迷不悟 。”某心理咨询师表示,人本身对事物是有自己认知的,对事件的态度是由自己的评价来决定的,而且这种评价是依赖于其自身的经验 。
此外 , 美国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在解释人的执迷不悟的心理时,认为这是由认知失调导致的 。他认为,人都会遇到信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认知平衡失调,此时,人们就会感觉难受从而想办法来恢复心理平衡 。恢复平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承认事实,一是找到一个理由来维持平衡 。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失调―――当你做决定采取行动或者遇到跟你原先预想的不一样的信念、情感或价值观后,引起内心冲突,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 。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玲认为,认知失调可能会导致执迷不悟 , 但执迷不悟并不一定是由认知失调所引起的 。导致执迷不悟的原因有许多:首先是思维定式,以前认识事物的习惯可能会影响后来认知事物的方式,而不会因时因事而进行变化,这表现为人们的固执;其次,有的执迷不悟是由于心里的保护,有时人们未必认识不了事物的客观,只是由于自我防御机制,会使人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说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不恰当的话,两人会因为言辞争论,而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说曾经有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是爱她的 。这就是另一种的固执 。
执迷不悟常见吗?
曹芬元认为 , 每个人都会产生过执迷不悟心理,这是很常见的 。人在认知时会依赖于自己的经验 , 受主观影响,有时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 。就比如说“旁观者清”,就是因为旁观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那种经验和情绪,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事情,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清” 。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一位女士谈道:有时候自己太过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所以就觉得以后的每一件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 。同时又想着“你们说不行,我偏要试一试,证明给你们看,你们都是错的” 。还有人说:也说不好为什么会那样,只是觉得有样东西自己没有尝试过,很想试一试 。有时别人也说了,自己心里也觉得可能会失败,但是又隐隐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就有强烈的欲望去试一试 。
如何调整执迷不悟心理?
李玲说,执迷不悟对人的影响,要依赖于其主观的定义 。如果你坚持的是对的,那么其正面的影响就要大些 , 有的时候成功与固执只有一步之隔 。但如果以此固化自己的思维,会导致前进的停滞,无法创新 。如果是因为自我保护而产生的固执,那会使自己无法客观地认清事物,只是在一味地逃避 。她说,我们应当用开放的意识,去分析利弊 。对于负面的影响,要分清楚好处与坏处,那么这种影响会减轻 。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自卑或是与他人缺少沟通,负面的影响就会增大 。
曹芬元希望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要认清现实与假设、主观与客观 。她指出,遇到事情应当理性,提醒自己情绪会让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任何事情对事不对人 。不要将人与事情联系起来,不要带着成见去认知 。
至于认知失调导致的执迷不悟,李玲说 , 调整的途径有三:一是改变或否定认知的一个因素,二是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进行调整,三是再增加一个能够减轻这种痛苦的因素 。如果执迷不悟非常严重的话,就应该去看心理咨询师了 。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加,履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人格的形成,人其实是在完成一次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 。
这个过程是自我不断加强的时期 , 是不断肯定自身的时期,所以在某些方面的坚定的态度和之后的固守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就像某些很有成就的老教授,他们有时候表现的很固执,那就是因为他们守卫的是自身的经验和思维,这种否定其实对他们想法的否认和推翻 , 这可能是职业性的固执吧 。然而性格性的固执就有点人格缺陷 , 这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只接受了单方面的思想而培养起来的,所以偏激,任性,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便在所难免 。
其实固执就是听不进去人言,也就是看问题角度只注重一方,思维狭隘,褊狭 。所以要想克服固执心理 , 首先要承认他人的话语 , 并且学会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让自己的思维系统开阔起来 , 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视角都有各自的结果和各自的风景 。并且要承认真理,不固守自我 。
【怎样调整固执心理_固执心理调整的方法】总的来说,承认他人的存在和其存在的理由,也就是对非我的尊重应是不固执的良药 。

怎样调整固执心理_固执心理调整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