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别怕黑 妈妈有办法


宝宝别怕黑 妈妈有办法

文章插图
研究发现 , 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恐惧是一个人成长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很重要的感受 。
5岁的亮亮活泼可爱 , 别看他白天生龙活虎,可一到晚上就变了样儿:不敢一个人去厕所,更不敢个人睡觉,总是偷偷钻进爸妈的被窝里才能呼呼入睡;3岁的娅娅正想到房里拿一本故事书,走到房间门口,看到里面黑漆漆一片,就连忙把脚缩回来,回头大叫:“妈妈,黑黑的我好怕!”
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恐惧是个人成长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很重要的感受 。
不要嘲笑孩子的恐惧和怕黑心理,也不要试图使孩子否认或掩盖恐惧心理,大人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的恐惧不是没道理的,接纳孩子内心的恐惧 , 跟孩子一起发现他心里担心的那个小恶魔,才能帮助他消灭恶魔!
克服孩子的怕黑情绪,就先从他为什么怕黑开始说起,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 提升孩子内在的战斗力 , 彻底打破他们心底对黑暗的恐惧 。
孩子怕黑的4大主因
1、大人的恐吓、威胁
当孩子不乖、哭闹时,不耐烦的家长就会吓唬他们说:“再不听话,一会儿就有妖怪来抓你”;“那边黑,你不可以过去玩,里面有坏人! ”家长杜撰出的子虚乌有的怪物、坏人在使孩子安静下来方面似乎有其独到的功效,但它的不良作用也显而易见——它将使孩子更不平静 。本来单纯的黑暗空间 , 被曲解原意,从此让孩子害怕黑暗 。心里的不平静比外表的不平静更可怕 。
2、电视、图书的影响
幼儿对黑暗的恐惧大部分是源于他的想像 。孩子想像力丰富,分不清现实与想像的界限 , 想像黑暗中有鬼,有大灰狼等让他害怕的东西,所以在黑暗中他容易把恐惧扩大化 。而这时候,再因为看了影视剧的鬼片,或是图书中的灵异故事,更会认为黑暗中就有鬼魅出现 。
很多孩子怕黑并不是真正的怕黑,他们所害怕的是“黑暗中的妖魔鬼怪” 。所以,即使是儿童节目 , 也要让孩子有选择地收看,让他们处于愉悦而不是紧张、惶恐的氛围中 。
3、孩子独处
孩子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比较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安慰品陪伴,如小玩偶、玩具或是小被子等 。但要适时的戒除 , 避免以后过度依赖,同时也要注意清洁与否的问题 , 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孩子 。
当他担心衣橱里有妖怪或床底下会有大熊在半夜跑出来的时候,你可以帮他开灯,解除他的恐惧 。当孩子不听话时,不要将孩子关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间,厕所等作为对他的警告 , 处罚,这种行为尤其容易让孩子产生怕鬼和怕黑的情绪 。
4、成人恐惧感的传染
胆小,不会遗传,却会“传染” 。如果父母亲本身就怕黑 , 经常大惊小怪或尖叫,孩子会产生“负面的模仿”,并加深他对黑暗的畏惧感 。所以,成人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恐惧心理,即使在真正令人恐慌的事物面前,也要尽量镇静 。大人惊慌一分 , 孩子要惊慌十分 。家长在平时 , 也不要去强调黑暗或魔鬼的可怕,孩子自然不会有恐惧的想像空间 。
7妈咪支招让宝宝不怕黑
瑞瑞妈:告诉孩子,你也曾经会害怕
儿子6岁了,怕黑,不敢一个人上楼,就连晚上上厕所 , 都得我们先去把灯给他打开 。想出了很多招儿给他壮胆儿都无济于事 , 后来,我就给他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我说我小时候比他还胆?。?不仅怕黑,还怕狗,怕虫、怕老鼠,常常被吓哭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怕的东西其实一点也不可怕,黑暗里其实什么也没有,电视上说的鬼啊,神啊 , 都是编出来的,人扮演的 , 全是假的 。儿子知道了大人也曾有类似的恐惧,他并不是世界唯一害怕这些事物的人 , 恐惧的心理便得到克服 。后来,我们还给他换了一张没有床脚的床,免得他担心床下躲着什么可怕的东西了 。
莹莹妈:和孩子玩“影子游戏”
孩子害怕黑暗,就应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渐壮胆,增加面对黑暗的勇气 。于是每天睡觉前熄灯时,我常和孩子玩手影游戏 , 让她知道原来“暗暗的时候”通过光线和手势的变化,影子可以呈现各种不同的面貌 。
在黑暗中做游戏能让孩子逐渐适应黑暗,并适应物体在黑暗中的影像 。你也可以让孩子在黑暗中寻找某件家具或者某个物品,增加孩子触摸、感受黑暗中物体的机会,熟悉黑暗中的物体,与黑暗中的物体建立亲和性,降低孩子怕黑的心理,适应黑暗 。
东东妈:儿童书缓解孩子负面情绪
家里那些生动活泼、色彩鲜艳的儿童书 , 不仅能促进孩子智能,还能改善宝宝不良的情绪与行为,通过书中人物“勇敢渡过难关”的经验 , 给孩子悄悄地上了一堂“勇敢课”,也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书中人物的身上,学会了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 。
我找出一本内容有趣并与孩子怕黑情结相似的图画书,引导他说出自己情绪不安的原因,并帮他找出降低情绪不安的方法 , 让他自己去归纳该如何处理 。还与孩子讨论书中人物的想法、做法,让他体会到为什么怪物不可怕 。我还会带孩子想像他一个人睡在床上,或半夜一个人上厕所的情景,让安全的情境落实在他的脑海中 , 提升他的自信心和斗志 。
微微妈:讲故事的方式消除恐惧
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可以尝试使用讲故事的方式 , 一边说给孩子听,一边让他说说他的感觉,以知道他所害怕的是什么 。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实其心灵 。
也可以多给孩子读一些赞美夜晚的诗歌、童话,让孩子明白黑夜原来还有这么多又有趣、又温馨的事情 , 黑夜一点都不可怕 。
小路妈:点一盏温柔的小夜灯
如果孩子因为怕黑而不敢单独睡觉,不妨在孩子的房里添置一盏小夜灯 。最好是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个他喜欢的卡通造型夜灯 。当他睡觉时 , 柔柔的灯光温暖着他的小床,他就再也不会怕黑了 。
樟樟妈:陪儿子一起打怪兽
儿子以前一直一个人睡,可最近一段,他总是找各种借口跑到我的房间来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好怕,总觉得有怪兽在他的床底下 。安抚了他几天后,我决定和他好好谈谈 。儿子告诉我,他一个人的时候 , 就会感觉奥特曼里的怪兽都出现了,越想越怕……哦,原来是孩子害怕怪兽 。于是,我找出家中一个带锁的柜子,把儿子房间里所有的关于奥特曼的影碟、玩具,图书、画片……都放进了这个柜子 。“我们把怪兽都抓进监狱了,它想跑也跑不出来了” 。从那之后,儿子终于又放心地一个人睡觉了 。
当孩子对你说他怕怪物时,他是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怪物的 。如果我否定他的世界,对于消除他的恐惧一点用都没有 。如果我接受了他的“怪物论”很当一回事地跟他讨论,他才能找到一个宣泄恐惧情绪的出口,这个问题才算解决了 。
【宝宝别怕黑 妈妈有办法】小童妈:温暖的爱抚安定孩子情绪
父母甜蜜温馨的搂抱、爱抚,不仅可以增加亲子情谊,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惧的心理 。父母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来陪伴孩子 , 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孩子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恐惧持续的时间 。当孩子的恐惧减弱时,要及时发现,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促进孩子把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变成稳定的行为 。孩子害怕未必都是坏事
恐惧是我们成长时必须要有的一种很重要的感受,因为有恐惧,我们才会谨慎小心地保护自己,生命才得以安全地延续 。所以当我们在协助孩子克服害怕心理的同时 , 也不应该忘了提醒孩子,害怕某些事物有时是正确的、是健康的表现 。
大人千万不要在孩子害怕时,说他是“胆小鬼”或是“不勇敢”,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没用,会更退缩,或是认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孩子 。

宝宝别怕黑 妈妈有办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