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发病机制

【细菌性肺炎发病机制】

细菌性肺炎发病机制

文章插图

细菌性肺炎发病机制
1、细菌性肺炎发病机制
这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肺炎链球菌或者是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小儿肺炎的发生是危害极为严重的,患上小儿肺炎疾病,还有可能是因为小儿被一些病毒性的感染导致,所以避免小儿肺炎疾病,一定要注意做好这些方面的科学防范,以免疾病恶化,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 。
2、宝宝得细菌性肺炎的禁忌
不要吃过多的糖,糖分是一种热量补充物质,功能单纯,基本上不含其他营养素 。若小儿肺炎患者多吃糖后,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受到抑制,食入越多,抑制就会越明显,而加重病情 。
不要让孩子喝茶,患小儿肺炎的孩子多有发热,应忌喝茶水 。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中医认为不利于肌表的邪气外散,对发热的小儿也是不相宜的 。
3、宝宝得了细菌性肺炎怎么办
多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宝宝咳嗽多时,睡觉时会很难受,爸妈记得多给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宝宝把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 。
敷额头、酒精擦身 。如果宝宝有发烧的情况,冷毛巾敷额头可以给宝宝降热,去热贴也可以选用哦 。另外,30%~50%的酒精擦身也可以帮助宝宝物理降温 。
要记得按时接种疫苗 。记得及时带宝宝去打预防针,像感冒疫苗一类的也要加以考虑 。
细菌性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最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改变,通常无助于肺炎病原的确定,但某些特征对诊断可有所提示,如肺叶实变、空洞形成或较大量胸腔积液多见于细菌性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明显的肺组织坏死、肺气囊、肺脓肿和脓胸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呈下叶支气管肺炎型,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腔 。X线检查对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炎性浸润阴影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胸腔积液等与病原菌有关 。
2、细菌学检查
痰或胸水涂片检查,培养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连续2,3次为同一细菌生长,致病菌的可能性大,仅一次阳性或多次为不同细菌生长,则可靠性差,细菌浓度≥107cfa/ml为致病菌,105~107cfa/ml为可疑,<105cfa/ml多为污染菌 。
3、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增高,可有核左移,年老体弱或严重病例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
4、其它检查
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相关检查 。
预防细菌性肺炎的好办法
1、宣
做好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
2、革
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具体又包括改干式作业为湿式作业,尽量使用不含游离二氧硅或含量较低的原料,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等 。
3、湿
湿式作业 。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等 。
4、密
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防止粉尘飞扬 。
5、风
利用通风达到除尘的目的 。
6、护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 。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防尘口罩最好选用3m8233等高效防尘口罩,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常见的无纺布防尘口罩不可以清洗,用后便需丢弃 。防尘口罩使用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坚持佩戴,及时更换 。使用中要防止挤压变形、污染进水,仔细保养 。

细菌性肺炎发病机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