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细粒棘球蚴病的病理病因,细粒棘球蚴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一、细粒棘球蚴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原体:
细粒棘球绦虫是各种绦虫中体积最为细小者,狗是最重要的终宿主和传染源,亦寄生于有蹄类家畜(例如,绵羊、牛、猪、山羊、马,骆驼) 。一般是寄生在狗的小肠内 , 其体长一般为2.5~6mm , 主要组成部分有:头节、颈部、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与妊娠节片 。头节呈梨形,包括有一个顶突与四个吸盘 。顶突伸缩力强,富含肌肉组织,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呈放射状排列的小钩共30~36个 。最长最大的是孕节,它的长度等于体长的一半,生殖孔开口在节片一侧中部,子宫有不规则的分支和侧支(又称侧囊) , 其内充满虫卵,一般是200~800个,一旦肠内或肠外破裂后释出虫卵 。睾丸45~65个,分布于生殖孔的前后方 。成节的结构与带绦虫相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 。虫卵呈圆形,有双层胚膜 , 内有辐射纹,棕黄色 , 含六钩蚴,其形态与牛肉绦虫和猪肉绦虫卵相似 。
2.传播:
包虫病是通过食入虫卵而传播,中间宿主包括人、有蹄类动物、鼠类等 。感染的途径主要为经口食入 。人的感染主要为饮水和饮食方式 。从事牧业生产、狩猎和皮毛加工的人群为高危人群 。
我国棘球蚴病流行的特点是由西向东有明显减弱趋势,终末宿主犬、狼等和家畜之间形成稳定的细粒棘球绦虫发育循环,造成人间囊型包虫病流行 。犬是棘球蚴病最为重要的传染源 。特别是多房棘球绦虫,最初是在野生食肉目动物和小型哺乳类动物中循环的寄生虫,但由于家犬的介入 , 增加了其生活传播环节,同时也增加了防治难度 。犬科动物排出的虫卵随犬、人类活动及土、风、水的散播,留存于人及家畜、小型哺乳动物活动场所的机会多,相应的人和动物感染机会就增多 。人类生产活动 狩猎、从事野生动物皮毛贩运、加工、销售或使用是造成人类感染的高危因素 。
目前我国棘球蚴病高发流行区大部分是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受历史地域、生产生活条件和宗教习俗的影响,经济落后,交通和通讯不发达,农牧民科技文化知识普及率低,绝大部分人不了解棘球蚴?。?更不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的 。因此,感染率以从事牧业生产的牧民最多,农民次之,而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较少 。除了与大部分人从事牧业生产有关外,也与其他因素有关系,如饮食习惯、个人卫生等 。近年来 , 我国其他非流行区不断有棘球蚴原发病人和动物感染的报道,这可能与近年兴起的宠物热中狗、猫等对病原的传播作用有关 。疫区动物未经检疫和处理被直接输入内地也是传播扩散的原因 。
二、发病机制
被孕节或虫卵污染的水或食物中间宿主如羊、牛、猪、家兔、骆驼等家畜及人食入后,即在胃或十二指肠内孵化,六钩蚴脱壳而出,先附着于小肠粘膜,再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经门静脉到达肝,故肝包虫病最多见 。少部分可通过肝经右心到肺,极少数可通过肺循环而到达全身其他器官 。但六钩蚴也可从肠壁侵入淋巴管,经胸导管直接进入血流而至全身各处 。幼虫经过数月的发育 , 即成为囊状幼虫,称为棘球蚴或包虫囊 。棘球蚴内含有很多原头蚴(头节),如果含棘球蚴的器官被狗、狼等吞食,其中的每一个原头蚴均能在小肠壁发育为成虫 。以后陆续排出孕节和虫卵,造成污染和感染 。
据甘肃省人民医院426例与国内综合报告895例分析,包虫囊在体内分布为:脑0.2%~0.3%;脾1.3%~2.7%;肾0.3%~0.4%;骨骼0.2%~0.9%;女性盆腔1.9%~3.3%肝75%~78%;肺8.5%~14.5%; 。小儿包虫囊体内的分布与成人的分布有差别,脑包虫病占3.5%~4.3% 。肺包虫囊发生率也较高 。六钩蚴在肝脏内沉着后第4天发育至40μm直径大?。⒖汲鱿帜仪?第3周可见囊泡,直径达250μm;第5个月达1cm,并分化为角皮层与生发膜 。此后生长速度约1mm/月,或1cm/年 。包虫囊一般达10cm才出现症状;达20cm时出现囊性包块 。肺包虫囊生长速度较快 , 1年可增长4~6cm 。
【细粒棘球蚴病病因,细粒棘球蚴病的原因】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细粒棘球蚴病病因 , 细粒棘球蚴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细粒棘球蚴病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细粒棘球蚴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细粒棘球蚴病病因,细粒棘球蚴病的原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眼外肌猪囊尾蚴病病因,眼外肌猪囊尾蚴病的原因
- 怎样预防细粒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病的护理
- 怎样预防眼外肌猪囊尾蚴病,眼外肌猪囊尾蚴病的护理
- 细粒棘球蚴病的症状,细粒棘球蚴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
- 眼外肌猪囊尾蚴病的症状,眼外肌猪囊尾蚴病的早期症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