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同窗只因中国式妒忌?幼儿需要“心情教育”


杀害同窗只因中国式妒忌?幼儿需要“心情教育”

文章插图

黄洋生前照片
复旦大学研究生死于中国式嫉妒
4月16日下午3点多,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头像由原来的红色黯淡成黑白,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第一时间以这样的方式痛悼她优秀学子的离去――当天下午3点23分 , 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终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人世 。
【杀害同窗只因中国式妒忌?幼儿需要“心情教育”】“家长失去爱子 , 学校失去宝贵学生”,复旦大学官方微博这样写到 。年轻而优秀的医学硕士黄洋,他原本可以继续深造,去感受医学的魅力、责任还有艰辛;他原本可以继续他的梦想,用他的努力去报答年迈的父母;他原本还可以继续他的西部支教路,用他的爱去温暖那些幼小心灵 。然而,年轻的生命却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 。
据复旦校方通报,警方已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某有犯罪嫌疑,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且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是“故意”还是“误伤”抑或其他,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就令人唏嘘不已 , 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
有人把这种嫉妒称为“中国式嫉妒”,嫉妒心理不只是中国人才有,但中国式嫉妒则是,看不了周围的人比自己好 , 比如同学之间 , 同龄或相同背景同事之间等 。就地画个小圈子,圈外的人怎么好都可以,但圈里的不行,这种画地为牢产生的嫉妒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嫉妒 。它能够扭曲人的心灵,吞噬人的人性,到了极致就能干出这两起伤害案的罪恶 。
而又是谁制造了中国式的嫉妒?是你,是我 , 是我们中国式的互相攀比的教育理念 。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爸爸妈妈经常说,“你看邻居家谁谁谁,哪哪比你好 。”以此来鞭策我们?在幼儿园 , 老师是不是经常说,让我们来比赛,看谁吃饭吃的快?我们上学了,老师是不是经常说,谁谁是我们班最好的?你都没法和人家比?仅就在幼儿园这段,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能立刻见效 , 也非常容易就能让孩子做出我们期待的事 。长此以往,孩子们关注的是我比谁如何如何,而不是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中国式嫉妒的萌芽 。
因此,父母从小的教育何其重要!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不光是黄洋很优秀,他的那位室友也同样的优秀 。我们的教育一直只停留在对智商和才能的培养上,却忽视了对道德和人格的培育 。殊不知 , 后者对于我们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
幼儿需要“心情教育”
在国外,面对学校忽视道德教育 , 以致大量年轻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许多学校设置了有导向性的、以“心情教育”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 。专家说 , “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 , 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爱的训练与体察 , 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 。在这方面 , 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可缺少 。在不少国家,“心情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 。孩子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学习以爱回报父母,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品格 。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 。当孩子成人后,以这种人格素质与其他人相处,就会建立起充满和谐与友爱的社会 。人格培养与道德训练,共同构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内容 。
“‘怎样能让我的宝宝更聪明?’几乎每位中国妈妈都爱问我这样的问题 。”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母子综合医疗中心主任仁志田博司说,10年前这位专家就随“关心下一代工程”来过上海 。在他看来,和10年前相比,中国妈妈似乎越来越过分关心孩子的智力发育,很少有妈妈关心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品格,以及家长行为会对孩子人格产生什幺影响,这个倾向令人担忧 。他认为,“智力过人”是父母强加于子女的愿望 。其实 , 培养婴儿品格比开发智力更为重要,更让孩子受益终生 。即使是0-3岁的婴儿,也已经能够通过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和指导培养健康的品格 。?????

杀害同窗只因中国式妒忌?幼儿需要“心情教育”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