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的频率


人工呼吸的频率

文章插图

人工呼吸的频率
1、人工呼吸的频率
具体操作方法:病人头极度后仰,一手托起下颌免除舌下坠堵塞呼吸道,然后术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之口用力吹入(或可同时另一手捏住病人鼻孔),如见胸部随之扩张则为有效,如是反复进行,一般每分钟14~18次为宜 。研究证实,当术者深吸气后,能使呼出气体内氧的含量达到18%,二氧化碳量降至2%,如每次保证通气量达1000毫升,则可使病人肺内氧含量接近正常范围 。因此,在现场急救中宜广泛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
2、什么是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停止及呼吸严重抑制患者时,以人工的方式维持呼吸的急救措施 。广义上,人工呼吸包括器械辅助呼吸法和人工呼吸法,前者要求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多在医院中进行;后者无需特殊的设备和条件,方法简便,一般人均可掌握,常用于溺水、电击、中毒、工矿事故的现场急救 。
3、人工呼吸的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有效心脏按压:要求产生适当血流,频率100次/分,压/放比相等,中断按压时间控制在5秒钟以内 。双人,单人CPR按压/通气比均为30:2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气时间1秒钟以上,并要见到胸部起伏 。电除颤:用单向波电除颤时,每给300J(双向波能量为150J)电击后即行5组30:2 CPR,2分钟后再检查心律 。如已用高端通气,直接按压100次/分 。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什么
1、人工口对口呼吸法,是用急救者的口呼吸协助伤病者呼吸的方法 。它是现场急救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适用于心搏骤停,因麻醉、电击、中毒、颈椎骨折及其他伤病引起呼吸麻痹者 。对于由气道梗阻,如喉痉挛、喉头水肿、气管异物及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等所引起的呼吸骤停,相对禁忌 。
2、宜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流通处的地面(用褥单、毛毯等垫起),以便施术 。如在软床上抢救时,应加垫木板 。除应作一般急救工作特别是恢复和维持循环功能外,应先解松衣领及裤带,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粘液及呕吐物等,以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方能有效 。
【人工呼吸的频率】3、现场抢救时,如必须搬动患者,需用手抬,并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以免延误时机 。口内如有异物,必须清除 。必要时用纱布包住舌头牵出之,以免舌后缩阻塞呼吸道 。头宜侧向一边,以利口鼻分泌物流出 。人工呼吸速度以12~16次/min为度,节律宜均匀 。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可停止人工呼吸,但应继续观察,如呼吸又停,应继续人工呼吸 。非经确诊患者已死亡,人工呼吸不得停止 。
人工呼吸急救法的原理和步骤
1、如果当人因发生触电、溺水、心脑血管意外而导致心脏和呼吸骤然停止的情况时,需要配合人工呼吸,使病人的心肺复苏,产生正常的通气 。而且人工呼吸时,被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量还很少 。再者人呼吸一次只能吸收大约4%的氧气 。此时吹出的气体大部份是新鲜的空气也含有少部份的二氧化碳 。而少量的二氧化碳还能刺激需急救者的呼吸中枢神经,有利于恢复呼吸 。
2、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首先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清洁 。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人工呼吸的频率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