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护理常规


心梗护理常规

文章插图

心梗护理常规
1、心梗护理常规
1.1、 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氧饱和度 。定时复查心电图 、血生化,保证出入量、酸碱、电解质平衡 。
1.2、 生命体征监测:神志:定时观察神志变化并准确记录 。血压:根据病情监测血压 。体温:每日监测4次体温,部分患者在发病后24~48h,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度左右,持续3~5天消退 。是坏死组织吸收热 。脉搏与呼吸:若出现脉搏细速,呼吸变快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
1..3、 心电图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入住CCU病房,并应立即给予 。
2、心肌梗塞的前兆
2.1、心绞痛发作较前频繁,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轻微活动甚至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绞痛,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常伴有出汗现象,疼痛发作时患者烦躁不安;
2.2、胸闷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也可出现活动时心慌气短;
2.3、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
2.4、有时患者自感心慌气急,触摸脉搏为不规整脉,此症状可反复频繁出现;
2.5、疲乏无力 。精神不振、嗜睡、烦躁、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胃肠道症状;
3、心肌梗塞发病症状
1、疼痛
为此种病症最突出的症状表现 。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 。
2、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 。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 。
3、心律失常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
年轻人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1、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
2、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 。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

3、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 。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
心肌梗塞患者在饮食上注意什么
1、控制总热量的摄人:临床资料表明,心肌梗塞患者身体超重或肥胖的较多,因脂肪过多环绕心脏,压迫心肌,致使心肌功能进一步减弱 。因此,要限制饮食总热量,以控制体重 。在休息条件下,每天供给热量以25-30千卡/千克体重为宜 。
2、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维生素C具有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出血的作用,又可促进创面愈合 。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猕猴桃、草莓、新鲜大枣、西红柿等 。微量元素中的碘、镁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重要作用,可减少胆固醇和钙盐在血管壁内的沉积 。
【心梗护理常规】3、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日常饮食应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调用油 。上述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同时宜多吃豆制品 。每日胆固醇的总摄人量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

心梗护理常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