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治疗缺铁性贫血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缺铁性贫血应该吃什么药 。
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
一、西医
【治疗】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 , 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 。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 。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缺铁性贫血怎么办】2.铁剂的补充 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 。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 。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 。钙盐及镁盐亦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 。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以很快地恢复 。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后3~4天上升 , 7天左右达高峰 。血红蛋白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 。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铁剂治疗仍需继续服用,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 g/L再停药 。如果无法用血清铁蛋白监测,则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3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贮存铁量 。
如果患者对口服铁剂不能耐受 , 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须及时补充者,可改用胃肠外给药 。常用的是右旋醣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 。治疗总剂量的计算方法是: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3.4(按每1000gHb中含铁3.4g)×体重(kg)×0.065(正常人每kg体重的血量约为65m1)×1.5(包括补充储存铁) 。上述公式可简化为: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 g/L)×体重(kg)×0.33 。首次给注射量应为50mg , 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以后每周注射2~3次,直到总剂量用完 。约有5%~13%的患者于注射铁剂后可发生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结炎、头痛、头晕、发热、荨麻疹及关节痛等 , 多为轻度及暂时的 。偶尔(约2.6%)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会有生命危险 , 故注射时应有急救的设备(肾上腺素、氧气及复苏设备等) 。
1、 口服铁剂
1.口服铁剂
⑴ 硫酸亚铁 因缺铁而血红素合成减少,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500μg /L(正常200~400μg /L) 。
⑵ 富马酸铁 0.2 g/次,3次/日 。含铁量较高 , 奏效较快 。
⑶ 枸橼酸铁铵 常配成10%溶液内服,10ml/次,3次/日 。为三价铁 , 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剂 。
⑷ 力蜚能 为铁配体复合物 。
⑸ 速力菲 为琥珀酸亚铁 。
2.注射用铁剂 有胃肠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铁供应者可选用 。
⑴ 右旋糖酐铁 。
⑵ 山梨醇铁: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应同右旋糖酐铁 。
2、 纠正缺铁病因
1.防治寄生虫病,如驱除钩虫等 。
2.治疗慢性胃肠疾患 。
3.积极治疗慢性失血 。
4.给易感人员以预防性铁剂治疗 。
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治法 。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 , 故补血不宜单用补血药,而应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 并配服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其疗效显著 。
【预后】
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是否能治疗 。治疗原发病、纠正饮食习惯及制止出血后,补充铁剂治疗可使血红蛋白较快地恢复正常 。如治疗不满意,失败的原因常为:①诊断错误:贫血不是由缺铁所致;②合并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肿瘤或尿毒症等)干扰了铁剂的治疗;③造成缺铁的病因未消除,铁剂的治疗未能补偿丢失的铁量;④同时合并有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恢复;⑤铁剂治疗中的不恰当(包括每天剂量不足,疗程不够 , 未注意食物或其他药物对铁吸收的影响等)
二、中医
1、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脾虚是本病的关键,故健脾益气生血是主要治法 。因脾为后天之本 , 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化源充足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 血虚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 , 故补血不宜单用补血药,而应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并配服含有铁质的药物制剂,其疗效显著 。
1)肝血亏损
即肝血虚 。可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月经不调、或闭经 , 面色无华或萎黄,爪甲不荣,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单纯的“肝血虚”并不多见;有关症状常见于其他的贫血证型中 。下列中成药即以补血养血为主 。
(1)四物合剂(丸):含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 。功能补血、调经 。肝血虚而兼有月经不调者尤宜 。口服,合剂每次10~15毫升;蜜丸每次1丸 。
(2)阿胶胶囊(口服液、胶块):本品专于补血滋阴 。尤宜于血虚或兼有出血者 。口服,每日2次 , 胶囊每次1袋(8克);口服液每次1支;胶块每次3~9克 。
2)脾虚血亏(或心脾两虚)
证见疲倦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 , 食少腹胀,便溏,头昏眼花 , 月经量少,舌淡 , 苔薄白,脉细弱;心脾两虚者,兼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 或烦躁等 。该证型在贫血的证型中比较为常见 。下列中成药即以补脾养血为主;心脾两虚者,兼以养心安神 。
⑴归脾丸(浓缩丸、合剂):含党参、黄芪、白术等 。功能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脾虚气弱而有心血虚亏者尤宜 。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浓缩丸每次8~10丸;合剂溶液每次10~20升 。
3)气血两虚
证见眩晕,面色不荣或萎黄,爪甲不荣,疲倦乏力,心悸气短 , 或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该证型在贫血的证型中最为常见,有效药品也较多 。下列中成药即以补气益血为主 。
⑴八珍丸(颗粒):含党参、白术、茯苓等 。功能补气养血,兼能调经 。为该证型常用药 。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颗粒每次1袋 。
(2)十全大补丸(浓缩丸、颗粒):由八珍丸药物加黄芪、肉桂组成 。功能温补气血 。气血两虚而有四肢不温、心悸、自汗等尤宜 。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丸每次8~10丸;颗粒每次15克 。
4)肝肾阴虚
可见眩晕耳鸣,两眼干涩 , 腰腿酸软,五心烦热 , 咽干口渴,或低热,盗汗遗精,鼻衄、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舌红少苔 , 脉细数(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列中成药即以滋补肝肾(滋阴补肾)为主,或兼能清热 。
(1)大补元煎丸+二至丸(因缺乏用于该型贫血的中成药 , 故建议合用此两种):①大补元煎丸:含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 。功能滋补肝肾 。口服,1次9克 。②二至丸:含女贞子、墨旱莲 。功能平补肝肾,兼可止血 。口服,每次9克 。合用时,每次服用量可各减1/3~1/2 。
(2)大补阴丸+二至丸(理由如前):①大补阴丸:含熟地黄、龟甲、知母等 。功能滋阴降火 。宜用于肝肾阴虚而火盛者 。口服 , 每日2次,大蜜丸每次1丸;水蜜丸每次6克 。②二至丸如前 。合用时 , 用量如前 。
5)脾肾阳虚
可见畏寒肢冷,倦怠神疲,腰酸腿重,食少便溏,阳痿 , 或月经不调 , 舌淡形胖,苔白滑润,脉沉细(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用下方温补脾肾:
右归丸+四君子丸(仍缺乏用于该型贫血的中成药,故建议合用此两种):①右归丸:含熟地黄、当归、菟丝子等 。功能补肾温阳、填精 。口服,每次1丸 。②四君子丸(颗粒):功能补气健脾 。口服,丸剂每次3~6克;颗粒每次15克 。合用时,每次服用量可各减1/3~1/2 。
使用说明:
1、以上中成药标示的一日服用次数,有标明2次、3次或2~3次的,无严格可比性 。一般均可服用2~3次 , 病情较重者须服3次,儿童须酌减,或遵医嘱 。故每一药品不再标注一日服用次数 。
2、各种治疗贫血的中成药均宜在饭后服用;凡固体剂型,用温开水送服、冲服或溶化服 。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须注意饮食调理 。脾胃虚弱者,宜多食补气健脾之品,如大枣、花生米、黄豆、山药、鲫鱼等;气血或心脾两虚者 , 宜多食补气血或心脾的龙眼肉、鸡肉、黄膳、大枣、莲子等;脾肾两虚者,宜多食温补脾肾的胡桃仁、板栗、泥鳅等 。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 , 缺铁性贫血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缺铁性贫血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 , 也可以在站内搜索“缺铁性贫血”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缺铁性贫血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