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麻疹,麻疹的护理


怎样预防麻疹,麻疹的护理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麻疹应该如何预防 , 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麻疹应该如何护理,麻疹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
怎样预防麻疹:
一、预防
【预防】
一、隔离传染源:可嘱病人到传染病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在家隔离治疗时应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 。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期延长至出疹后10天 。二、切断传播途径: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室内湿式扫除,开窗通风使病毒迅速排出室外 。麻疹潜伏期为7-21天(10-11天为常见),集体单位应在最后一例病人发病后21天内观察有无新的可疑病例 , 一旦出现,立即与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同时医学观察期从新病例发生时间顺延21天 。集体单位发生病例后医学观察期内停止集体活动,减少病毒的传播范围 。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对5年内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45岁以下无麻疹患病史者,均应尽快应急接种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 。如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
(1)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 。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 , 4岁时加强一次 。国外主张在15个月时初次接种更为保险,并认为在1岁以内接种者,应于1年后加强一次 。疫苗应保存在2~10℃暗处,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 。各年龄剂量相同 , 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 。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 。流行时易感者80%接种了疫苗,可于2周内控制流行 。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 , 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 。
注意事项:有发热和急、慢性疾病者,应暂缓自动免疫;有过敏体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白血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和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 不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凡8周内接受过输血或血制品及被动免疫制剂,以及4周内接受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者均应推迟接种,以免影响效果 。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血清抗体都有上升,阳性率可达95%~98%,最早于12天血液中即可出现血凝抑制等抗体,1个月时达高峰,抗体效价在1∶16~1∶128 。2~6个月后渐降,一般仍维持一定水平 。部分接种者4~6年后可全部消失,故复种年龄可在4~6岁时 。婴儿主动免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可形成无病区 。
有些国家将麻疹疫苗与风疹疫苗 ,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同时接种,不影响其免疫效果 。
(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 , 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 。可肌注丙种球蛋白(10%)0.2ml/kg,或胎盘球蛋白0.5~1.0ml/kg,或成人血浆20~30ml 。被动免疫力仅能维持3~4周,3周后又接触麻疹患者需再注射 。
疫苗知识:何时接种麻疹疫苗最好
根据我国儿童免疫程序,麻疹疫苗初种时间为生后8个月最佳,复种为7岁左右最佳 。这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分别对不同接种时间所产生的免疫抗体进行调查后确定的 。
调查中发现:4-5个月婴儿接种后抗体的阳性率为43.7%,6个月87.5%,8个月为85%,12个月为98%,说明6个月以前婴儿注射麻疹疫苗后抗体的阳性率并不高 。
其主要原因是胎儿从母体中已获得了对抗麻疹的抗体,生后尚未消失,干扰了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的产生 。在60年代,由于当时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初种年龄定为6个月 。以后由于麻疹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从1977年起,改为生后8个月初种,但比起美国的初种年龄(生后15个月)还算是较早的 。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体内产生的抗体会逐年降低 。初种后4年 , 抗体阴转率为17% , 初种后12年达43.6%,所以7岁时应再复种一次最佳 。复种后 , 95%以上小儿抗体转为阳性,又产生了较强的抗病能力 。
【预后】
麻疹的预后与患者免疫力强弱关系甚为密切,年幼体弱,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或其他疾病者,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较重,常迁延不愈,易有并发症 。护理不当、治疗不及时也常加重病情,而早期诊断,及早采用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有助于减轻病情 。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麻疹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 , 下面再看下麻疹的护理方法,麻疹的常见护理措施 。
麻疹常见护理方法:
【怎样预防麻疹,麻疹的护理】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麻疹,麻疹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 , 或者在站内搜索“麻疹”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怎样预防麻疹,麻疹的护理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