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情绪宣泄_震后情绪建设


震后情绪宣泄_震后情绪建设

文章插图
导读:震后情绪宣泄是必须的,各种情绪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释放方式,震后情绪宣泄是有助于灾后心理重建的 。
震后
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的地震牵动国人心,据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地震造成遇难者人数增至188人,失踪25人,受伤11460人 。灾难再度来袭,让人仿佛重回08年的梦魇,网络上传播的消息真假难辨,更让人担心和恐慌 。突发的灾难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 , 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除了身体上要进行救援,心灵上的救援也刻不容缓 。
如何消除地震引发的心理恐慌?
要理性看待地震等突发性事件,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危机 。
遭受震感的人,可能会产生两种心理:一是抱怨,地震了,为何事先没预报;二是恐慌,担心在下楼或乘电梯时发生意外,尤其对高层建筑避险心有余悸 。这都是正常心理 。因为不确定性和应急性,是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重要特征 。但是公众在恐慌后,如何调整心态,增强预防理性?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面对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抱怨愤怒无济于事,也于事无补 。这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理性的反应,就能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伤亡和损失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否则,凶多吉少 。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冷静和好心态就是逃生力和减灾力 。
保持良好心态,往往能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害 。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同的人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心理素质较好者,也会感到紧张害怕,但大脑清醒,肌肉有力 , 反应敏捷,行动有力;心理素质不好者,如平素胆小怕事者,见灾难临头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 不知赶快逃离,最终遭致危险 。尽管每一个人面对恐慌、灾难、死亡等危险,都会感到担心、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 。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义”之外,人们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 法,担心无济于事,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设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 。
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方式,既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训练有关,平素加强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付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进行这种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
面对灾难 如何合理宣泄情绪?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 , 大胆说出你的恐慌 。这时最好选择电话、上网等方式沟通 。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 。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 。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 。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 。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 。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
如何应对痛失亲人哀伤?
每一段哀恸历程都是沈重的,而如果亲人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那麽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如亲人是因为癌症病故等)更加的令人难以承受,也使得哀恸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哀恸的历程会持续更久,而这次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如此 。
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愤怒(怨恨逝者弃己而去,或埋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过失)、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 。
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秋出来,然后把亲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过错 。这时候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抚生还者的情绪,让他们明白是自然灾害夺去了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他们的错 。
同时,生还者应该早日坚强起来,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 , 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 , 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 , 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 , 对健康是极不利的 。
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 , 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 。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不管怎样,我必须健康地活下去 。
灾难造成的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 。在灾难发生后的现?。钕瘸鱿值某瞬慷印⒄ぷ魅嗽焙鸵轿袢嗽敝猓褂Ω糜写罅康男睦硪缴?。灾后心理干预又被称为心理重建,顾名思义就是心理状态重新恢复的过程 。与经济损失相比,灾难对人的心理冲击是内在的 , 所以不为人注意 。实际上,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大灾后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 。心理重建和心理干预工作会越来越普遍地开展,随着我国对灾难应对策略的完善,救灾与灾后的心理干预被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心理干预成为灾害救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领域中 , 危机干预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 ,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 重新适应生活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 。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 。灾害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身体有创伤的人,又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 。危机干预的方法有多种形式 。危机心理咨询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危机心理发展有特殊的规律,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心理支持性团体在危机干预中得到广泛应用 。
干预心理危机通常采取六步法:
1、确定问题;
2、保证求助者安全;
3、给予支持,主要是倾听而非采取行动;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5、制定计划;
6、得到承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
灾后心理状况及如何面对
【震后情绪宣泄_震后情绪建设】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 , 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 。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 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 , 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 。
一、灾后的身心反应
如洪灾、地震、飞机失事等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 , 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 。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
(一)情绪反应
1.害怕: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
2.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 。
3.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 。
4.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 。
5.重复回忆: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 , 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 。
6.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 。
7.希望:期待重建家园 , 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 。
(二)身体症状: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作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等症状 。
二、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面临重大的灾难 , 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 。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历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 , 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 。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 , 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
1. 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 , 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 。
2. 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
3. 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例如: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易怒或爆发愤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度警觉、过度的惊吓反应 。
三、疏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
面对如此大的冲击 , 在灾变发生后,尽快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 。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 。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
1.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2.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 , 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3.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 , 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4.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5.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 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6.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 , 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7.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
四、协助亲友面对伤痛 , 帮助他们走出伤痛的方法
1.允许她说出对整个事件的描述
2.对亡者的各种感觉
3.支持与接受他表达情绪,允许他哭泣,甚至可以帮她说出她的心情 , 你一定很难接受你很遗憾来不及…
4.肢体的抚触与拥抱
5.协助他找到支持团体或有关的社会资源 , 必要时请心理咨询机构或精神科协助,认识创伤后压力征候反应,若你亲身经历这次的恐怖经历 。
另外,心理创伤发生后当事人出现以下的反应是正常的,如果持续二-三周以上你都处在这种困扰中,那么也可以寻求专业协助:
1.脑海中反复上演灾难的画面,或持续的恶梦;
2.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的刺激
3.持续的过渡警觉,显的易怒,烦躁
4.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失神
5.消沉或沮丧感 。
路还是要往前走的 。

震后情绪宣泄_震后情绪建设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