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手病因,鼠标手的原因


鼠标手病因,鼠标手的原因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鼠标手的病理病因 , 鼠标手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一、鼠标手病因
一、发病原因
腕管是腕掌部的一个骨纤维管,拇长屈肌和4根屈指浅肌腱、4根屈指深肌腱及正中神经通过此管进入手部 。腕管在手腕掌桡侧,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 。腕横韧带坚韧,近侧缘增厚,是压迫正中神经的主要因素 。正中神经在腕管中位置表浅,容易受腕横韧带的压迫,造成损伤 。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与慢性损伤有关 。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容易发病 。
引起腕管综合征的原因很多 , 大致可分为三类:
1.局部因素
(1)引起腕管容积减小的因素: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舟骨骨折及月骨脱位后畸形愈合 , 以及肢端肥大症等 。
(2)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加的因素:如脂肪瘤、纤维瘤、腱鞘囊肿、腕管内肌肉位置异常(指浅屈肌肌腹过低、蚓状肌肌腹过高)、非特异性滑膜炎、血肿 。
2.全身性因素
(1)引起神经变性的因素: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感染、痛风等 。
(2)改变体液平衡的因素:如妊娠、口服避孕药、长期血液透析、甲状腺功能低下 。
3.姿势因素 用腕过度劳动者 , 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扶拐杖走路的残疾人,手指及腕关节反复屈伸 。Gellman等人对77例截瘫患者调查发现 , 其中有38例(占49%)患有腕管综合征 。
但需指出的是,有一部分患腕管综合征的患者病因不清楚 。
二、发病机制
腕管是由腕骨沟和桥架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构成的骨纤维性管道 。腕管的桡侧为舟骨及大多角骨;尺侧为豌豆骨及钩骨;背侧为头骨、舟骨、月骨及小多角骨;掌侧为腕横韧带 。腕横韧带尺侧附着于豌豆骨及钩骨沟,桡侧附着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顶 。腕横韧带很坚韧,近似梯形,大小如一般的小邮票(约2cm 2cm) , 厚1~2mm,远端与掌腱膜相延续,近端与腕掌侧韧带(前臂深筋膜)相延续,其位置约在近腕骨与掌骨基底部水平 。
腕管的横断面略似椭圆形,其顶点在桡侧 。在腕管中有9条屈肌腱和1条神经(即正中神经)通过 , 腕管的面积与9条屈肌腱和1条神经的面积总和之比约为3∶1 , 因而,腕管的面积为腕管内容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9条肌腱分浅、深两层排列,浅层为指浅屈肌腱,由小指至食指依次重叠排列,深层为指深屈肌
【鼠标手病因,鼠标手的原因】腱,从桡侧向尺侧重叠排列 。它们又被两个腱滑液鞘所包绕,即桡侧滑液囊和尺侧滑液囊,拇长屈肌腱位于浅层桡侧,其位置较为恒定 。
正中神经在指浅屈肌腱的浅面(多位于中指、环指指浅屈肌腱浅面) , 位置较为恒定,正中神经总是直接与腕横韧带相接触 , 这一特定的局部解剖关系加之腕横韧带又是较为坚韧的纤维组织,弹力纤维少 , 所以任何原因引起的腕横韧带变性必将引起对正中神经的摩擦及卡压,尤其在腕背伸时更为明显 。正中神经绝大多数(约95%)在腕横韧带远侧缘分成内、外侧两支,外侧支发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终末支为第1指掌侧总神经,其末端又分为3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别分布于手拇指桡、尺侧及食指桡侧缘皮肤,且至食指桡侧缘的固有神经有分支至第1蚓状肌;内侧支分为第2、3指掌侧总神经,至掌指关节近侧又各分为2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食指、中指与中指、环指相对缘的皮肤,第2指掌侧总神经还分支至第2蚓状肌 。因而,正中神经卡压后出现相应的感觉运动障碍(图1) 。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鼠标手病因 , 鼠标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鼠标手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鼠标手”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鼠标手病因,鼠标手的原因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