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治疗方法,肠炎怎么办


肠炎的治疗方法,肠炎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肠炎的治疗方法 , 治疗肠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肠炎应该吃什么药 。
肠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病毒性肠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疗,可自愈 。肠毒素性细菌性肠炎一般也不应用抗菌药 。侵袭性细菌性肠炎,最好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 。患细菌性痢疾时,因痢疾杆菌对常用抗菌药广泛耐药,一般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复方新诺明)、吡哌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空肠弯曲菌肠炎可用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疗 。耶尔森氏小肠结肠炎杆菌肠炎一般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氯霉素等 。沙门氏菌肠炎轻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药,重型病人可用氯霉素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庆大霉素等治疗 , 可获良好效果 。阿米巴痢疾、雅尔氏鞭毛虫和滴虫引起的肠炎,可用甲硝哒唑(灭滴灵)治疗 。血吸虫病可用吡喹酮治疗 。白色念珠菌肠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疗效较好 。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则需应用二性霉素B治疗 。
常用方法
补充液体及纠正电解质和酸中毒
轻度脱水而且呕吐不重者,可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液配方为氯化钠,碳酸氢钠 , 氯化钾,葡萄糖或蔗糖,加水 。脱水或呕吐较重者,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等渗碳酸氢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葡萄糖 。
减少肠道蠕动和分泌性药物
可小量应用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以减轻肠道蠕动,可止痛及止泻 。也可应用氯丙嗪 , 有镇静作用,并可抑制肠毒素引起的肠粘膜过度分泌,使大便次数及便量减少 。
具体方法
1、禁食1-2天 , 进行补液、消炎、纠正酸中毒 。可采用方法有: ·葡萄糖盐水30毫升/千克体重,5%碳酸氢钠2毫升/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
·硫酸卡那霉素3-5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连续3-5日 。
·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 , 地塞米松2-4万单位/千克体重 , 肌肉注射,2次/日 。
2、有出血症状的可肌肉注射止血敏15-20毫克/千克体重 , 2次/日 。或Vk3 0.2-0.3毫克、Vk1 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
3、止吐可用胃复安 , 1-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 , 2次/日 。
4、寄生虫性肠炎时,除上述疗法外 , 应给予驱虫药治疗 。
常见肠炎药品
整肠生(口服地衣芽孢杆菌胶囊)
【肠炎的治疗方法,肠炎怎么办】【适 应 症】本品主要用于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 。也可用于其它原因(如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 。
肠炎宁糖浆
【适 应 症】清热利湿、行气 。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
肠炎宁片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二、中医
中医认为十二指肠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所致 。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关系密切,早期多为实证,其病在脾胃 。分型如下:
①寒邪犯胃证:症状见胃痛暴作,疼痛如绞,畏寒喜暖,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受寒病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 , 脉弦紧 。治则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方选良附丸加减(高良姜10g、香附10g) 。
②宿食停滞证:症状见胃脘胀痛拒按,嗳气或矢气则舒 , 嗳腐吞酸,进食加重,不思饮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白厚或厚腻,脉滑等 。治则为消食导滞、理气和胃 。方选保和丸加减(山楂10g、神曲10g、茯苓15g、陈皮10g、莱菔子30g、连翘15g、麦芽10g) 。
③肝胃气滞证:症状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嗳气频频,善太息,舌苔薄白,脉象多弦 。治则为舒肝理气、和中止痛 。方选柴胡舒肝散(柴胡15g、芍药15g、枳壳10g、陈皮10g、川芎9g、香附10g、甘草5g) 。因肝郁蕴热,火热犯胃引起的肝胃郁热证,症状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 , 口干口苦,渴喜冷饮,脉弦滑数 。治则为舒肝泄热、和胃止痛 。方选化肝煎(青皮10g、陈皮12g、芍药l0g、丹皮l0g、泽泻10g、贝母15g) 。
④因湿热内蕴,阻滞中焦引起的湿热中阻证:症状见胃脘疼痛,胀满嘈杂,泛酸 , 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 , 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为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选黄连温胆汤(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2g、竹茹10g、蒲公英30g、甘草6g) 。
⑤瘀血阻络证:症状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 , 痛有定处而拒按,面色晦暗无华,唇暗,有呕血、便血 ,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蒲黄9g、五灵脂9g、丹参10g、檀香10g、砂仁6g) 。
⑥脾胃虚寒证:症状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纳食减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白或淡胖 , 脉沉细或细弱 。治则为温阳健脾益气 。方选黄芪建中汤(黄芩15g、桂枝10g、芍药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饴糖30g、大枣5枚) 。
⑦因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引起的胃阴不足证:症状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 , 口干唇燥而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 。治则为养阴益胃 。方选养胃汤(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生扁豆15g、桑叶10g、甘草5g) 。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肠炎怎么治疗,肠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肠炎方面的知识 , 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肠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 ,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肠炎的治疗方法,肠炎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