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 土地的计算方法

导语:人们常常会说一亩地,当计算地亩数时 , 通常需要通过土地权专用仪器来确定土地的亩数 。那么,大家知道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土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
一亩地是666.67平方米,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 。
【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 土地的计算方法】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 。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 , 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 。但方圆一里的含义,仍然是九百亩,也即是呈方形时长三百步宽三百步 。
亩制是农耕封建帝制时代的基础制度,从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几乎未有变化,故而一亩见方的本义不可能变成长百步宽百步 。因此一亩见方的含义必然是,也只能是:面积一亩,呈方形 。
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诀来计算: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 。
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 。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 , 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
土地的计算方法
1、土地亩数计算公式,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 1亩=666.667平方米 , 我们平常求亩数,一般不用这个数值求 , 嫌麻烦,而要用更简易的计算方法 。
2、公式是:长(米)×宽(米)×0.0015=亩
如:长200米,宽150米的土地面积是:200(米)×150(米)×0.0015=30000平方米×0.0015=45(亩)
通常查找英亩数,一般使用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公式为:长(米)×宽(米)×0.0015 =亩数,例如:长200米,宽150米的土地面积为:200(米)×150(米)×0.0015 = 30000平方米×0.0015=45(mu) 。
确认正确的土地后 , 解决土地面积错误的问题
第一:农民原来的农田周围有未耕种的土地,因此土地所有者使用土地的无主环境 。荒地去进行耕作 , 造成了比自己原有土地亩数多的情况 。解决办法是国家在土地权时承认农民自己占用的无主荒地 。
第二:土地所有者占用其邻近土地的土地 。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很普遍 。解决方案是返回被占领的相邻土地 。
第三:农民朋友少报自己的土地亩数的,在土地权时要严格按照农民的原有土地亩数进行统计 。
如果当时的地亩数算少了
第一:如果面积算小了 , 村里有流动出去的土地,可以补充进来 。
第二:如果村里都无法进行调整 , 则将不会进行调整 , 只能维持现状 。
亩的解释
“亩”,形声字 。从田 , 每声 。小篆正体结构与金文相同,后世楷书写作“畮” 。秦简牍 , 如字形3加“又”加“久”,二者为叠加声符,每、久、又同属之部 。“又”符到《说文》小篆或体中讹变为“十” , 如字形4,所以就形成了“畞”字 。
将《说文》小篆或体,如字形4中的“十”写成一点一横并移置“田”字至上就是“亩”字 。去掉“亩”的声符“久”,久形成了简化字“亩” 。汉隶 , 如字形5,从“夂”是“久”的写讹 。此字除做“畮”、“畞”、“亩”外,还有“畆”、“畒”等异体 。
因为“亩”字较为常用,所以早在宋、元时就出现了它的简体字“畆” 。1935年制订的《手写字第一期字汇》曾提出以“亩”代“畆” 。它是截取了原字的有特征性的部分简化而成 。现代简化字采用了“亩”字作为规范字 。
“亩”字本义较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亩”的本义为中国地积单位,市亩的通称 。在不同的时期“亩”的具体大小不相同 。清·王筠《说文句读》:“亩 , 《司马法》:‘六尺为步,百步为亩 。’是古之制也 。秦孝公时,开通阡陌 , 以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 。”周代规定六尺为一步,横一步 , 直一百步为一亩 。商鞅变法时,废井田,规定五尺为一步 , 横一步,直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但仅实行与秦国 。从战国直到汉武帝以前,两种制度并存 。汉武帝时 , 统一规定,二百四十步为一亩 。现代规定市制六十平方丈为一亩 。
另有观点认为许慎说著《说文解字》所述的“亩”为土地的单位量词并非“亩”字之本义而是引申义 。“亩”字的本义应为“田垄”,如《左传·成公二年》:“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所谓的“东其亩”,就是让田垄都是东西向的 。

一亩地是多少平方米 土地的计算方法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