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的故事

1、陈景润不爱逛公园,就爱学习 。学习起来 , 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就应快去理一理 , 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
于是 , 他放下饭碗 , 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 。时间是多么宝贵啊 , 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
【陈景润的故事】他赶忙走出理发店 , 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 , 有个地方没看懂 。
不懂的东西,必须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明白 , 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
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 。但是他飘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 。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 。
一向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 。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 。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
2、陈景润进了图书馆 , 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 , 怎样也舍不得离开 。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他一向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 , 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但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这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 , 一会儿天又阴啦 。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 。原先,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 。此刻,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日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样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 , 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
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但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 , 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向看到第二天早上 。但是,这天不行?。?
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 。但是没人来接 , 只有嘟嘟的声音 。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 。怎样办呢?
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 , 立刻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 , 感到很奇怪 。他问清楚是怎样一回事 , 高兴得不得了 。
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立刻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 。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 。
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立刻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
3、陈景润小时候学习十分用功 , 成绩很好 , 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 , 他们在学习上比但是他,就处处欺负他 。
记得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对陈景润拳打脚踢 。陈景润流着泪回到家,要退学 。妈妈劝他说:儿子,只怨爸爸妈妈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 。
你要好好儿学习,长大有出息 , 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此后,他再也没哭过,成绩一向名列前茅,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县立初级中学 。
4、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 , 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
一天 , 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搞笑的现象:6=3+3,8=5+3,10=5+5 , 12=5+7,28=5+23,100=11+89 。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 , 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家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 , 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仅读了中学辅导书 , 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
兴趣是第一老师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 , 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
5、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 。在那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 。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 。
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 。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搞笑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 。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 。
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样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 。
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 , 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 。
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 。沈老师之后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期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
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
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蹦且灰? ,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6、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中国着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7、1984年4月陈景润从家中骑车到魏公村的新华书店买书,被一辆急行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当即昏迷,在治疗中被诊断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 。事隔几个月,陈景润乘公共汽车到友谊宾馆开会,车到站时被拥挤的人群从车上挤下 , 摔昏在地 。从此 , 生活一直需要人护理 。
1996年3月19日,因呼吸循环衰竭,经抢救无效于1996年3月19日13时10分逝世,享年62岁 。

陈景润的故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