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经验之谈

【一个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经验之谈】要熟 。书看得再多,知识点掌握得再全面,最终是在考试中体现出来 。光看书不行;只是看懂了不行;看懂了,记不住不行;记住了,考试时用得慢,也不行 。CFA一级考试的显著特点不是题难 , 而是题量大,时间短 。如果你只知道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的核心是 weighting the assets in portfolio so as to reduce variance with keeping return in certain level , 或者更进一步 , 你也知道如何计算portfolio’s variance,但是如果在考试时你需要30秒来回忆计算variance的公式,你就把自己向fail又推了一步 。为什么?你需要把公式做到“烂熟于胸”!不用熟太久,只熟六个小时就足够了 。过后可以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 如果明年要用,那就再熟一遍 。在一级考试中 , 180分钟,120道题,平均1.5分钟一道题 。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来回忆公式,或是回忆互动关系 。我的办法是,不要理解性记忆 , 而要在理解之后,强制性记忆 。再举个例子,LIFO和FIFO对net income, cash flow的影响 。你光理解了不行,考场上 , 我们没有时间去推导他们的关系,我们要做到只要看到LIFO和cash flow 就能够马上在头脑里反映出来:如果用LIFO,则cash flow相对于FIFO偏大 。至于原因是“less taxes paid out”,就别在考试是浪费时间去想了 。我在这儿,罗里罗唆,唐僧了一大堆,中心思想就是:对公式和互动关系要熟 。只有熟了,你才能在考试是得心应手地用 。我第一次考一级时,就犯了这错误 。考前看得都挺明白,上考场现想,再加上紧张,浪费时间不说,想得对不对还不一定呢!所以,我的办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 强制性记忆,做到烂熟于胸 。
作题 。我突然感觉自己在说废话 。哪个人复习考试不做题啊?我看的是notes 。每看完一章,我们都要做后面的习题,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加强记忆 。但这不是重点 。我的重点是模拟题 。我感觉我第一次一级fail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模拟题 。我当时的情况是没有时间了,notes看了几遍还是记不?。?舍不得把考前的宝贵的几天放在做题上 。结果就fail了 。所以,一定要做模拟题!!!为什么?CFA考试,一天六个小时,也是个体力活儿啊 。一个从没跑过一万米的人,让他去参加一万米比赛 , 能跑出好成绩吗?也许有人能跑好,那是因为他们平时练五千米 。但如果你平时不锻炼,和白交参赛费没区别 。做模拟题不仅仅是一个熟悉题型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你一种临场的感觉 。我第二次考一级和这次二级之前,我就把notes后面三套题都做了 。每做一套,都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要求,上午9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 。要找的就是这种感觉 。如果你在做模考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并且感到时间不够,急得冒冷汗,恭喜你,你找到感觉了,因为在考场上,这种情况很容易遇到 。在模考中事先经历一下,有好处 。还有一点要强调 , 模考的题和真题不一样 。毕竟近期真题是保密的(不过听说现在国内 , 也有可能看到近期的真题 , 我不太清楚,如果能做,当然最好,至于我们的ethics…..矛盾ing)但是,就我个人感觉,只是个人感觉 , 模考题的难度和真题不相上下 。有不同,应该是考的侧重点不同,或者是出题的思路不同 , 但毕竟都是围绕考点出题嘛 。所以一定要做模考,而且一定要尽力做到真实模拟 。至于样题 。我的感觉是也应该做 , 毕竟是CFAI自己出的嘛,但是不能相信它 。样题的难度会比真题低 。我第一次考一级之前,只做了一遍样题,还只是3个小时,做完信心百倍,心想CFA也不过如此 。一上考?。?就傻眼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真题的阅读量都比样题大 。至于原因,呵呵,大家考过托福吧?托福报名表上有样题,你们觉得报名表上的样题和托福真题差距小吗?卖桔子的人会拿出几个桔子让顾客先尝后买,但大部分的卖家不会拿出最好的桔子给人尝的 。
Notes和教材 。这方面在网上的争议最大 。我真担心说不好,挨砖 。我用的是notes 。我有书,我没看,没时间看,也怕给自己压力,所以没看 。毕竟从视觉上来说,教材摞在一起和notes摞在一起的心理压力是有高低之分的 。CFAI不遗余力地劝考生看教材,而且看正版教材,当然其中原因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考生好 。在这里我不想劝大家看notes或者看教材 。我只说我自己:我看notes能看明白,干吗还看教材?前面我说过,人和人不一样 。如果你就是金融从业者,你就是CFO,你天天就是和financial statement打交道,你可能连notes都不用看;但是如果你在读大四,准备毕业前考个一级,并且不幸的是你的专业不是金融,你连教材都看不懂,你光看notes,通过的可能性就不会太高 。所以notes和教材的取舍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好多人还是很喜欢notes,毕竟notes的reading material少啊 。我就硬着头皮说句挨砖的话:那就看notes,什么地方看不懂再看教材吧J至于哪个公司的notes好?现在CFA培训市场上耳熟能详的公司就那么几家 。我觉得水平都一样,都差不到哪儿去 。有的朋友把notes骂的一无是处,我想说:“如果你考的好,你还会骂它吗?和你用同一公司notes的大有人在,如果人人都骂,咱们再骂不迟 。有的人说公司把notes故意编得不好,是为了下一年多卖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 。Notes公司他们靠什么生存?声誉!他们希望2005年所有用他们公司notes的考生都过,这样下一年它们才会卖得更多 。所以他们是希望我们过的 。至于notes上的纰漏,就需要我们考生自己注意了 。如果要说notes的好处,那就是内容少而精 , 能够节省时间 。如果你选择notes,那就最好把每一句话都看懂吃透 。说得形象点儿,如果你是男生,考试前你的notes最好被翻卷心菜,如果是女生嘛,当然了,卷心菜也不是没有,呵呵呵 。
CFAI和通过率 。这个topic恐怕只有CFAI的committee能说清楚 。关于考分和通过率说明的官方报告真所谓:通知,没有不正式地;竞争,没有不激烈地;评判,没有不专业地;计算,没有不科学地;行为 , 没有不道德地;最终回答,没有明确地 。到底以什么为benchmark画线,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清楚 。不过有两个比较可靠的说法,一个是top X%的成绩乘以Y% , 还有一个是40,60,80的矩阵 。好像前者在CFAI官方报告里有,不sure 。无论怎么说,CFA的通过,决不是我们国内传统的60分及格 。而且通过率每年都在变 。去年二级大跳水,今年又来个拔高 , 真怀疑CFAI committee里面有我们的国企老总(嘿嘿,开个玩笑) 。在下不才 , 也说说我的猜想 。随着CFA越来越火,CFAI肯定要在通过率上做手脚 。如果都是富人,天下就没有富人了 。关于今年二级拔高,好多朋友都做了总结,有些的确很有道理 。去年二级通过率低 , 好多人今年是再考,看了两年当然成绩不会差 。还有一种可能,去年CFAI抓人太多,唯恐如果抓得太多 , 没人玩了,今年就多放点儿,明年接着抓 。所以 , 明年三级,竞争应该会更加激烈 。再说一下,哪一级最难 。好多人都说二级最难,因为从通过率上来看 。以前有人问过我:“你觉得哪级是个坎儿?”“一级”我说 。当时我正在准备一级 。报名之后,也斗胆在CV里写上Level I candidate of CFA program 。其实我知道,门还没进呢,扯大旗做虎皮罢了 。如果半个月前有人问我:“你觉得哪级是个坎儿?”我会说“二级” 。去年二级通过率32%,历史新低啊 。况且就算过了一级 , 才刚入门,总得有个修行过程吧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觉得哪级是个坎儿?”“三级”------最后一级了,最后一道坎儿了 。呵呵呵 , 所以说一,二,三级都很难 , 都是坎儿 。就都应该认真对待,千万不能认为三级通过率高,掉以轻心 , 因为谁都不知道那高高的通过率里是否能有自己,或者明年CFAI再给我们来个三级大跳水 。

一个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经验之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