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布局结构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 , 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 , 占地120750平方米 。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 。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陵园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 , 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 。以封土为核心,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城垣 , 城垣四面设置高大的门阙,形制为三出阙的属天子之礼,是帝国颁布政教法令的地方 。宏伟壮观的门阙和寝殿建筑群,以及六百多座陪葬墓、陪葬坑,一起构成地面上秦始皇陵的完整形态 , 而这种形态,显然模仿的是秦都咸阳的宫殿和都城格局 。
整个陵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城即地宫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各主次分明 。
陵园的核心是地宫 。秦陵地宫位于内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宫城 。
其次是内城 。内城是秦陵园的重点建设区,内城垣内的地面地下设施最多 , 尤其是内城的南半部较为密集 。内城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附属建筑区,东区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 。这种布局清晰地说明内城南部为重点区,北部为附属区 。而南北两部设施的内涵 , 均属于宫廷的范围 。
再次是外城 , 即内外城垣之间的外廓城部分,其西区的地面和地下设施最为密集,南、北两区目前尚未发现遗迹、遗物 。这种布局说明外廓城的西区是重点区 , 其内涵为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 。与内城相比,显然居于附属地位 。
最后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区 。有三处修陵人员的墓地、砖瓦窑址和打石场等,北边发现有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及郦邑建筑遗址,属于最次级边缘的地位 。
【秦始皇陵的布局结构】0整个陵园由南北两个狭长的长方形城垣构成 。内城中部发现一道东西向夹墙,正好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 。高大的封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是整个陵园的核心 。陵园的地面建筑集中在封土北侧,陵园的陪葬坑都分布在封冢的东西两侧 。形成了以地宫和封冢为中心 , 布局合理 , 形制规范的帝王陵园 。

秦始皇陵的布局结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