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大寒节气有哪些民俗特点

导语:在二十四个节气中 , 最热闹的节气是哪一个呢?没错,一定就是大寒节气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大寒节气时间已经接近过年的时间了,大寒一到年味也是渐浓,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过年了 。那么 , 大寒节气有哪些民俗特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大寒这个节气吧 。
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大寒节气的特点: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 , 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 , 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 , 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 。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 , 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 。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 , 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 。
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 。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 , 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 , 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
大寒风俗
“食糯” , 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 , 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 。”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 , 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
“糊窗”,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 。”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 , 故又称“贴窗花” , 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
“赶集”,即传统的赶年集,购买腊祭用品,置办年货 。
“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 。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个发、洗个澡 , 即老话所说的“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
大寒节气做牙
【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大寒节气有哪些民俗特点】“做牙”,亦称“做牙祭” , 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 。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但对雇工来说,尾牙可不好食,因为雇主往往会在餐桌上决定雇工来年的去留,故有“吃头牙粘嘴须 , 吃尾牙面忧忧”一说 。尾牙餐很丰盛,硬菜少不了一只鸡 。过去不好明说解雇,便用鸡头示意,鸡头朝谁表示解雇谁 。因为有这种“潜规则”,为了让辛苦一年的雇工好好用完年终大餐,有的好心雇主会将鸡头朝自己或是直接去掉鸡头,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即是尾牙祭的遗俗 。

大寒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大寒节气有哪些民俗特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