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有哪些习俗 北方小年习俗是什么

导读: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文化,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节日的时候 , 南北方习俗各不同 。如今是小年到来的时候 , 北方小年就比南方小年快一天 , 那么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有哪些习俗呢?想知道北方小年习俗是什么,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有哪些习俗
1、扫尘
“尘”与“陈”谐音,故而扫尘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擦洗桌椅、冲洗地面……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同时小年的这一天 , 也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
2、贴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 。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 。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有哪些习俗 北方小年习俗是什么】3、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而沐浴理发的活动 , 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
4、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 , 百无禁忌 。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 , 称为赶乱婚 。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 。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
5、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 ,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
北方小年吃什么
1、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 , 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 , 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
2、火烧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 , 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 。在河南,家家要自己做火烧吃,火烧与小年几乎划等号 。
3、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此外 ,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
4、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 。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 。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
5、粘糕
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 。每年腊月廿三 , 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 , 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
6、炒玉米
晋东南地区 , 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7、豆腐
腊月廿五是“豆腐日”,老例有做豆腐、买豆腐、炸豆腐的说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储存到过年再吃 。过年吃豆腐只是要为新的一年取个“斗福”的好彩头 , 期望福气能成斗成斗的来 。做好或买来的鲜豆腐不好储存,又不想都做成冻豆腐,所以就采取炸的方法保存,也让过年的餐桌上多一种吃食 。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有哪些习俗 北方小年习俗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