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 兵马俑是在什么年代的

导语:众所周知,兵马俑是有一些分类的 , 如武士俑、立射俑、军吏俑、骑兵俑、御手俑、跪射俑、高级军吏俑等等 。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 , 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兵马俑是在什么年代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
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
【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 兵马俑是在什么年代的】兵马俑是秦朝代的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 , 出现以俑殉葬 , 即用陶木俑等来代替人殉 。“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
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
兵马俑组成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兵马俑多达八千余件 。武士俑身高1.75-1.86米,马高1.5米、体长2米 。武士穿铠甲,兵卒着战袍,各持不同的武器,各显不同的形貌,各呈不同的姿态,纵横整齐地排列,多达几十路 。陶马四匹一组,后拖战车 。有前锋、有侧翼、有后卫,人马相间 , 威风凛凛,蔚为壮观 。
在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墓中出土的兵马俑也有两千多件,形体比秦俑稍矮小 。有武士俑,身高均在 44.5-48.5厘米 , 有的背箭囊,有的作握兵器状 。骑马俑高的68厘米,矮的50厘米,各穿红、白、绿、紫的服饰 , 有的身披黑铠甲,兵器高举,战马或静立或作嘶鸣状,500多件排列成阵,军容雄伟 。还有一些不同姿态的舞蹈俑、奏乐俑、指挥俑 。
兵马俑建筑结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 , 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 , 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余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 。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 , 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 。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 , 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 。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 。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 。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
兵马俑有哪些种类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 , 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 。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 , 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 。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
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陪葬坑在时隔20多年后再次进行考古发掘 。秦俑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侧 , 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 。它1976年4月发现,1994年年3月正式进行考古发掘随后对外开放,是秦兵马俑一号、二号、三号坑中发掘最晚的俑坑 。
秦俑二号坑第一次考古发掘表明,二号坑是一座地下土木结构的建筑 , 呈曲尺形 。埋藏陶俑、陶马约1400余件、战车89乘、骑兵鞍马116匹,是一个面朝东的以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 。在建筑形制、兵种阵容及陶俑的神态等方面较一、三号坑复杂得多,为研究秦代军事制度、雕塑艺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兵马俑是哪个朝代的 兵马俑是在什么年代的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