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过春节的风俗吃什么 南方春节饮食习俗

导读:春节里,我们会见到许许多多的好吃的 , 除了年夜饭上的美食,还有各种各样特色的零食和小吃,不过南北方食俗总是不同,那么南方人过春节的风俗吃什么呢?想知道南方春节饮食习俗,南方人过春节一般吃什么食物,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南方人过春节的风俗吃什么
1、吃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 。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 。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 , 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
2、吃火锅和鱼
与北方不同 , 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
3、吃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 , 在江苏,上海等地 , 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 , 自称为嫦娥之使 , 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 , 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
4、扣肉
扣肉和灌海椒是重庆人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 , 扣肉要做得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有的还会加入梅干菜,香气扑鼻,或者直接吃,或者夹在面饼里吃 。
5、团年鱼、团年肘子和年糕
湖南春节一定要吃“团年鱼”和“团年肘子” , 取义“团团圆圆又一年,辞旧岁迎新年”,鱼和肘子都要选个大的,越大就越丰盛、越吉利;在菜上还会撒满辣椒,代表来年红红火火 , 欣欣向荣 。
大年初一的第一餐湖南人会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是自家打出来的,砖块大小,等到要吃的时候便切成块,然后放进油锅里,两面煎黄 , 再放进饴糖加水一起煮开,口感软糯香甜 。
6、三全、三糕、三丸和鸡汤
湖北是鱼米之乡,在湖北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三全”、“三糕”、“三丸” 。“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少了这些,就少了很多年味 。
【南方人过春节的风俗吃什么 南方春节饮食习俗】南方春节饮食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 。江南风俗 , 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
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 , 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 。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 。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 , 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 。年糕由糯米做成 , 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 。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 。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 ,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 。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
春节吃年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菜即全鱼,取年年有余之意 。在我国的南方,鱼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这一道菜,只是端上来摆摆样子,象征意义更足,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 。

南方人过春节的风俗吃什么 南方春节饮食习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