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火山导致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 不久之后恐龙出现开启称霸之旅

近日,汤加火山喷发不禁让人想去探究很多年前的物种灭绝,据科学家证实:超级火山导致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科学家还表示,该超级火山持续爆发近60万年!不久之后恐龙出现开启称霸之旅 。
【超级火山导致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 不久之后恐龙出现开启称霸之旅】超级火山导致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
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消息,2亿年前,一场生物大灭绝让超过一半地球生物消失 。结合以往地质研究,科研人员大致还原出2亿年前的大灭绝场景:当时陆地上的一片“超级火山”持续爆发近60万年,形成了横跨北美和盘古大陆的大规模岩浆沉积 。火山向大气中排放了巨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现在的10倍左右 。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海洋缺氧、海水酸化,并导致大陆风化作用不断增强 。这一过程持续了约200万年 。大量生物无法适应环境剧变,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
“不过,这次大灭绝也给另一些生物提供了发展空间 。不久之后恐龙出现,开启了它们长达1亿多年的称霸之旅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沈俊说 。
恐龙为什么灭绝?
大部分的科学家推测,这次灭绝事件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因所造成 , 例如:小行星或彗星引起的撞击事件、或是长时间的火山爆发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等陨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发,与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的时间相近,被认为最有可能是这次灭绝事件的主因 。撞击事件或火山爆发将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中,遮蔽了阳光,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对全球各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 , 这次灭绝事件是缓慢发生的,而灭绝的原因是逐渐改变的海平面与气候 。
2004年,J. David Archibald与David E. Fastovsky试图提出一个结合多重原因的灭绝理论 , 包含:火山爆发、海退、以及撞击事件 。恐龙是当时最大的脊椎动物,首先受到环境改变的冲击 , 多样性开始衰退 。火山爆发喷出的悬浮粒子,使得全球气候逐渐冷却、干旱 。最后,撞击事件导致依赖光合作用的食物链崩溃,并冲击已经衰退的陆地食物链与海洋食物链 。多重原因理论与单一原因理论的差别在于,单一原因难以达成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也难以解释灭绝的模式 。
灭绝模式
虽然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造成许多物种灭绝,但不同的演化支,或是各个演化支内部,呈现出明显差异的灭绝程度 。由于大气层中的微粒遮蔽了阳光,减少抵达地表的太阳能,依赖光合作用的生物衰退或灭绝 。在白垩纪晚期,食物链底层是由依赖光合作用的生物构成 , 例如浮游植物与陆地植物 , 如同现今的状况 。证据显示 , 草食性动物因所依赖的植物衰退 , 而数量减少;同样地,顶级掠食者(例如暴龙)也接连受到影响 。
颗石藻(Coccolithophore)与软体动物(包含菊石亚纲、厚壳蛤、水生蜗牛、蚌),还有以上述硬壳动物维生的动物,在这次灭绝事件中灭亡,或遭受严重打击 。例如,沧龙类被认为以菊石为食,这群海生爬行动物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灭亡 。
杂食性、食虫性、以及食腐动物在这次灭绝事件中存活,可能因为它们的食性较多变化 。白垩纪末期似乎没有完全的草食性或肉食性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与鸟类借由以昆虫、蚯蚓、蜗牛……等动物为食,而在K-Pg事件中存活 , 而这些动物则以死亡的植物与动物为食 。科学家假设 , 这些生物以生物的有机碎屑为生,因此得以在这次植物群崩溃的灭绝事件存活 。
在河流生物群落中,只有少数动物灭亡;因为河流生物群落多以自陆地冲刷下来的生物有机碎屑为生,较少直接以活的植物为生 。海洋也有类似的状况,但较为复杂 。生存在浮游带的动物,所受到的影响远比生存在海床的动物还大 。生存在浮游带的动物几乎以活的浮游植物为生,而生存在海床的动物,则以生物的有机碎屑为食,或者可转换成以生物的有机碎屑为食 。
在这次灭绝事件存活下来的生物中,最大型的陆地动物是鳄鱼与离龙目 , 是半水生动物,并可以生物碎屑为生 。现代鳄鱼可以食腐为生,并可长达数月不进食;幼年鳄鱼的体型小,成长速度慢,在头几年多以无脊椎动物、死亡的生物为食 。这些特性可能是鳄鱼能够存活过白垩纪末灭绝事件的关键 。
在灭绝事件过后,造成许多空缺的生态位 , 生态系统花了长时间才恢复原本的多样性 。

超级火山导致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 不久之后恐龙出现开启称霸之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