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什么意思

1、移风易俗释义: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自《荀子·乐论》:“乐者 , 圣人之所乐也 , 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
【移风易俗什么意思】2、成语典故:西汉初年,社会秩序很不安定,虽然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但社会风气没有大的改观 。贾谊看到这个问题深为忧虑 , 就上书汉文帝:虽然政权已经改变,但社会遗风余俗依然存在,而移风易俗、使人心趋向正道的使命不能推卸,不能只用文书往来应付 。儒家美学用语 。指文艺具有改变社会风气、风俗的审美功能 。语出《荀子·乐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 , 耳目聪明 , 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使民心向善,深深地感动人,使社会风气和习俗得以改变 。因此礼乐兼用,才能使社会安定 。荀子强调声色之欲,与生俱来 , 只能“心止之也” 。但对于心,只能用乐来感染,通过乐促使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 进而达到人们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变,最终实现影响整个民族性格、整个社会风气的社会功能 。儒家的关于文艺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汉代《毛诗序》、魏晋时阮籍的《乐论》以及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对文艺的移风易俗的作用都有深入的探讨 。

移风易俗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