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文章插图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征: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特征: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 。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特征: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 。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选笔记】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文昌帝君圣号怎么念 文昌帝君转世经历
- 春节给朋友的拜年贺词
-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有什么特点
- 女士笔记本推荐
- 总线是什么
- 华硕UX21E系列如何查看计算机是否有无线网卡
- 什么是内存频率
- 宏碁笔记本的蓝牙设备在进行配对时无法侦测到我的计算机怎么办
- 诺亚舟u18参数大全
- 大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