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以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机制

1、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工作原理 , 并提出调定点学说加以解释 。该学说认为,调定点数值的设定,取决于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某一温度的敏感性 。
2、PO/AH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温度的感受有一定的兴奋阈值,正常人一般为37℃左右,这个温度就是体温相对稳定的调定点 。
3、正常人体温调节的过程是:当体温高于调定点37℃时 , 热敏神经元活动增强 , 增加散热;当温度低于37℃时 , 冷敏神经元活动增强,增加产热,最终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的水平 。
4、在正常情况下,调定点的变动范围很窄,但也可因生理活动或病理反应发生一定的改变 。如细菌感染导致发热,致热原可使温敏和冷敏两类神经元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38℃) 。
5、调定点上移后,产热与散热过程将在较高的水平(38℃)上达到平衡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就是使调定点下降,从而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
6、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体温的变化恰恰是根据体温调定点而改变的 。发热时 , 首先是中枢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从而导致体温调定点上升,然后机体的代谢增加以达到体温调定点 。
【试以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机制】7、例如,一个人感染高烧39℃,他的体温调定点先达到39度,随之机体也达到39度,因为机体这个精密的仪器认为,这个39度时候的代谢刚好能达到清除感染或者坏死物的最佳状态 。如果发热消退,体温调定点也回到37.3 。

试以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机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