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频是什么

在早期的电脑中 , 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等于外频 , 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 , 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对于目前的计算机系统来说,两者完全可以不相同,但是外频的意义仍然存在 , 计算机系统中大多数的频率都是在外频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倍数来实现,这个倍数可以是大于1的 , 也可以是小于1的 。
说到处理器外频,就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倍频与主频,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倍频即主频与外频之比的倍数 。主频、外频、倍频,其关系式:主频=外频倍频 。
在电子技术中,脉冲信号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 。我们将第一个脉冲和第二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 。频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包括脉冲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名称;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是Hz(赫) 。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
电脑系统中为什么要有时钟?电脑中是一个复杂数据处理系统,其中CPU处理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指令进行的 , 每次执行指令时,CPU内部的运算器、寄存器和控制器等都必须相互配合进行,虽然每次执行的指令长短不一 , 参与运算的CPU内部单元也不止一个,但由于都能按照统一的时钟脉冲同步地进行,所以整个系统才能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况且电脑中除CPU外 , 还有存储系统和显示系统等,由于这些分系统运行时也需用特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用于规范运行,所以在电脑系统中除了CPU主频和系统时钟外,还有用于ISA和PCI总线和AGP显示接口的时钟,当然这些时钟的频率都低于系统时钟 。
单位是MHz(兆赫兹)
外频与前端总线的区别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 , 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 , 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 。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 , 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
一个CPU默认的外频只有一个,主板必须能支持这个外频 。因此在选购主板和CPU时必须注意这点,如果两者不匹配,系统就无法工作 。此外,现在CPU的倍频很多已经被锁定,所以超频时经常需要超外频 。外频改变后系统很多其他频率也会改变,除了CPU主频外,前端总线频率、PCI等各种接口频率,包括硬盘接口的频率都会改变 , 都可能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当然有些主板可以提供锁定各种接口频率的 。
设置CPU的标准外频
【外频是什么】目前CPU的标准外频只有66MHz、100MHz、133MHz这三挡(已有200MHz),虽说目前的新型主板都支持软跳线,也就是通过BIOS来设置CPU的外频 , 但这种软跳线一般只能设置某个区段的非标准外频(用来超频),比如说将标准外频为100MHz的新赛扬超频到110MHz 。而如果要将100MHz外频的新赛扬超频到133MHz这样的标准外频,那往往得靠跳线才能完成 。注意,前面所说的这些只是用来简单说明外频跳线的作用 , 该跳线最基本的作用是针对不同外频的CPU,在主板上正确设置其外频 , 使之正常工作 。

外频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