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怎么读

【苟怎么读】gǒu 。有如果、假使、马虎、随便之意 。常用词有一丝不苟、苟安一隅、苟存、苟合等;诗句有“苟利国家生死以 , 苟非吾之所有 。”等 。作姓氏时读作gǒu 。康熙字典《唐韵》《广韵》古厚切《集韵》《类篇》《正韵》举后切,音垢 。《说文》草也 。又诚也 。《鲁语》夫苟中心图民,知虽不及,必将至焉 。又且也 。《晏子·杂上篇》行廉不为苟得,道义不为苟合 。又但也 。《扬子·法言》非苟知之 。又《韩诗外传》指缘谬辞谓之苟 。又矶名 。《水经注》苟矶,亦曰南阳矶 。又姓 。《广韵》汉有苟参 。《急就篇》苟贞夫 。《注》苟,草名也 。所居饶之,因以为氏 。又《集韵》居侯切,音钩 。苟吻,草名 。又《类篇》果羽切 。《唐韵古音》读矩 。《蔡邕·述行赋》登高斯赋,义有取兮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翩翩独征 , 无畴与兮 。
“苟”的常用组词有:苟且、苟安、苟合等;常用成语有:一丝不苟、苟且偷生等 。
字源演变
象形字 。《说文》:“苟 , 自急敕也 。从羊省,从包省,从口 。口犹慎言也 。从羊,羊与羲(义)、善、美同意 。”苟字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甲骨文苟字不从口,上也不从羊或羊省,下也不从包省,本像一人跪坐之形 。清饶炯《说文部首订》:“急敕义为敬,《仪礼·聘礼》云:‘宾为苟敬’,而以二字连文者,盖析言之曰苟曰敬 。”又:“然则敬从苟而加支,音义相同,固是一字矣 。”西周金文正用苟为敬 。大保簋铭文:“王降令于太保,大保克苟(敬)无遣(谴) 。”班簋铭文:“唯苟(敬)德,无攸违 。”师虎簋铭文:“苟(敬)夙夜无法(废)朕令(命) 。”甲骨文用为祭祀对象,有人认为像狗跪坐之形,但甲骨文犬字形体与苟字形体区别明显,从形体上和辞例上都无法证明苟为狗字之初文 。苟字,甲骨文不从口 , 但从西周早期金文开始已经有加“口”者,从口形当为装饰性符号,与说话之口无关 。

苟怎么读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