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link路由表和选择算法是什么

一、路由表
1、路由表仅指定从该路由器到目的地路径上的下一步,而不知道到达目的地的完整路径,标准的IP路由表包含许多对序偶,N表示目的网络的IP地址,R表示到N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
【TP-link路由表和选择算法是什么】2、从Datagram中提取目的IP地址D,计算netid网络号N , if N与路由器直接连接的,ElseIf RoutingTable中包含到N的路由,Then 将Datagram发送到RoutingTable中指定的下一站 , Else 路由选择错误 。
3、静态路由是由人工建立和管理的,不会自动发生变化 , 必须手工更新以反映互联网拓扑结构或连接方式变化 。优点是安全可靠、简单直观,避免了动态路由选择的开销 。缺点是不适用于复杂的互联网结构,建立和维护工作量大 , 容易出现路由环 。
3、动态路由可以通过自身学习,自动修改和刷新路由表 。动态路由要求路由器之间不断的交换路由信息 。优点是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缺点是交换路由信息需要占用网络带宽,路由表的动态修改和刷新需要占用路由器的内存和CPU处理时间,消耗路由器的资源 。
二、路由选择协议
1、使用动态路由的基本条件,路由器运行相同的路由选择协议,执行相同的路由选择算法 。
2、广泛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路由信息协议RIP:利用向量-距离算法,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利用链路-状态算法 。
3、路由收敛,互联网中的所有路由器都运行着相同的、精确地、足以反映当前互联网拓扑结构的路由信息 , 快速收敛是路由选择协议最希望具有的特征 。
三、路由选择算法
1、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用以通知相邻路由器自己可以到达的网络以及到达该网络的距离 。相邻路由器可以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修改和刷新自己的路由表 。优点是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缺点是慢收敛问题 , 路由器的路径变化需要像波浪一样从相邻路由器传播出去 , 过程缓慢
2、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 互联网上的每个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它路由器广播自己与相邻路由器的连接关系 , 互联网上的每个路由器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画出一张互联网拓扑结构图 。利用画出的拓扑结构图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 计算自己到达各个网络的最短路径 。
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不需要路由器了解整个互联网的拓扑结构;通过相邻的路由器了解到达每个网络的可能路径,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依赖于整个互联网的拓扑结构图;利用整个互联网的拓扑结构图得到SPF树,进而由SPF树生成路由表 。

TP-link路由表和选择算法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