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导读:小中风后发生中风,无疑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而且,有过中风史的患者又有着极高的复发风险,据统计,中风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左右 。而中风一旦复发,将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早期干预勿让小中风惹出大麻烦】通常,很多家庭都是有人发生了中风以后才知道要进行治疗,其实,早在出现中风现象之前,很多人都已经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 , 即“小中风”现在 。据统计,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已达3750万之多 。然而,与日益增长的患病人数相对应的是 , 由于其症状相对轻微,持续时间短 , 很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生所忽视 。研究表明,小中风患者在90天内复发中风、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的风险高达25%!专家呼吁,警惕小中风的发生,重视小中风的治疗,为中风等有关疾病的发生建立有效的预防屏障 。
“小中风”新定义 有望改善漏诊误诊现象
与旧版共识相比,更新版最大的变化在于对小中风进行了重新定义,核心内容由原先的症状持续时间,转换为是否有组织学损伤 。这一转变意味着,只要患者出现症状,无论持续时间长短,都建议通过神经影像学来观察组织损伤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对此表示:“小中风的诊断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是患者的疾病意识偏低,另一方面在诊断上,由于疾病定义中对症状持续时间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部分患者被漏诊或误诊 。此次共识更新版推荐的组织学概念更接近该疾病的本质,在临床上存在的漏诊误诊现象有望得以显著改善 。同时,《更新版》也根据我国医院的现实情况进行了不同的操作建议,增加了操作的可行性 。”
此外,提高患者的疾病意识对于小中风的及时诊断也很重要 。王教授特别提醒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 一旦出现一过性头晕、一过性头痛、一过性视物不清、一过性言语不利、一过性肢体麻木等“五个一过”症状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医,把握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
早期干预 杜绝“小中风”
小中风是中风的预警器 。小中风发病后的2-7天内为中风的高风险期,研究表明,患者7天内的中风风险可高达10% 。尽早启动小中风的评估和二级预防,可将患者的中风风险降低80% 。《2011年加拿大抗血小板指南》新增的小中风治疗推荐,明确指出在小中风早期需采取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 。
然而,目前我国小中风治疗领域的低估现象严重,小中风患者的住院率仅约为6%,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比例 。非住院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也亟待提高 。
危险分层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 。常用的小中风危险分层工具为ABCD评分系统,其中ABCD2评分能很好的预测短期卒中的风险 。《共识更新版》建议,新发小中风患者按“急症”处理,如果患者在症状发作72小时内,其ABCD2评分≥3分,就应入院治疗 。
王拥军教授表示:“提高患者对于小中风治疗的重视 , 临床医生起着重要作用 。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小中风可能造成的大麻烦 , 理解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中风的发生 。”
抗血小板治疗 抵御中风后复发威胁
小中风后发生中风,无疑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而且 , 有过中风史的患者又有着极高的复发风险,据统计 , 中风后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左右 。而中风一旦复发,将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对此专家表示,一旦小中风后发生中风应积极配合医生,坚持规范化治疗,而其中抗血小板治疗是中风后预防复发的核心治疗方案 。王拥军教授说:“中风二级预防是一场持久战,对医生和患者来说,手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抗血小板治疗,尤其对于高危患者 , 应长期坚持更强而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波立维?预防中风再发 。”
坚持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 , 患者还需积极控制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降血压、降血脂,有规律的锻炼身体,吸烟者一定要戒烟等 。有效治疗辅以健康的生活方式 , 才能真正远离中风复发的威胁 。
早期干预勿让小中风惹出大麻烦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肾癌 早期信号早知道
- 精神分列症的早期治疗方法
-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不能忽视
- 教你如何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
- 如何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
-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象
- 怀孕早期应吃什么保胎药
- 尖锐湿疣的早期症状
- 阴道癌的早期三大信号
- 肺癌早期患者未必都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