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奋斗状况_要不要在大城市奋斗


大城市奋斗状况_要不要在大城市奋斗

文章插图
导读:大城市奋斗状况不容乐观 , 每年都有很多的漂族和逃离北上广族,那么大城市奋斗状况具体又是怎么样的呢?
逃离北上广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 。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 。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数年后,不少年轻人重新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发展 , 被舆论称为“逃离北上广” 。这个群体虽然还不算庞大,但和多年来人才流动的潮流“奔向北上广”形成鲜明对比 。
无论是“逃离”,还是“奔向”,都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吗?这些现象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经济、社会因素驱动?采访人员进行了调查采访 。
“外地人在大城市越过越难”
——“逃离”源于一线城市的“移民”环境变得更严峻今年5月,在北京打拼了5年的吴彩琼到武汉买了一套房 。眼下,小吴已辞职前往武汉装修新房 , 只等下半年丈夫的工作合约到期,便举家“转战中部” 。
吴彩琼细细分析了她“弃”北京“投”武汉的原因:
两口子结婚3年,到了买房生子的时候 。他们这几年攒下了50万元 , 加上双方父母在其结婚时赞助的20万元,手上一共70万元 。“70万元,听起来不少,可事实上在北京刚够三环附近一居、四环附近小两居的首付 。”首付之外 , 近万元的月供也让吴彩琼吃不消 。此外 , 将来有了孩子,父母免不了要来帮忙照看,房子也会十分拥挤;父母如果不来,自己照看肯定又会耽误工作,影响收入 。
再想远一点,两人都没有北京户口,将来孩子入托、入学势必困难 。吴彩琼打听过,非户籍人口想上个不错的幼儿园或小学,往往要交3万元以上的赞助费 。
“我们感觉,外地人在大城市真是越过越难 , 除非你真的特别有能力、特别有钱 。”
相比之下 , 武汉房价还不太高,70万元能在武昌的繁华区域“光谷”买到不错的两居室 。加上武汉是吴彩琼的老家,若有了小孩,家里老人还可以就近照看 。所以,年初猎头公司向她丈夫推荐武汉一家公司时 , 吴彩琼毫不犹豫地支持跳槽 。“奋斗过了,现在觉得还是回老家过得从容些更好 。”
专家解读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认为 , 一线城市过高的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使“移民”环境恶化,导致青年人幸福感降低,引发部分人“逃离”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2009年的相关城市排名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虽然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全部居于前列,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却集体“落榜” 。
任远介绍说,城市化过程中“移民”环境恶化,有着一定的人口学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新出生人口数从1600万增加到2500万,这种递增趋势,使社会竞争逐年加剧,教育、卫生、就业和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压力不断增大 。特别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一线城市的“移民”环境恶化更加明显 。任远说,近年来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尤其明显,大量人口涌入一线城市 , 但城市的公共服务没有同步发展,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提供不足,尤其是向中低收入人群、流动人口提供不足,青年人要在一线城市安居乐业变得越来越难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研究员许召元认为,部分青年“逃离北上广” , 其实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 。由于一线城市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生产效率,人才向一线城市聚积 。但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城市“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活成本、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这时候企业开始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转移 , 导致经济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部分人才也因不能负担大城市昂贵的生活成本而向中小城市转移 。
“机会不仅在大城市”
——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二、三线城市吸引力增强
今年27岁的刘志刚,大学毕业7年,已有着在北京、东莞、武汉、三门峡多地从业的经历 。
2004年,学习土木工程的刘志刚从武汉工业大学毕业后 , 径直扑到北京“闯荡” 。“当时就想到大城市干大事业,仿佛只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机遇和平台 。”刘志刚回忆 。
但不久激情便消磨殆尽 。“我不排斥艰苦创业,但在北京发展,熬出头的希望太?。?付出与回报太不成正比了 。”2008年初,刘志刚下定决心,离开了打拼3年多的北京 。
在广东东莞一家地产公司短暂过渡后,2009年刘志刚在武汉找到了一份建筑公司设计员的工作,起薪每月4000元 。“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在中部地区,近几年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投入很大,大的建设项目很多,在这里发展,前景不比北京差 。”
【大城市奋斗状况_要不要在大城市奋斗】2009年下半年,当公司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被派往三门峡市某项目工作,刘志刚一口答应 。他对采访人员说:“这几年的经历早就说明,机会不仅存在于大城市,只要能发挥所长 , 年轻人应该哪里都能去 。”
如今 , 刘志刚在三门峡工作已经快1年了,月收入7000元以上 。“现在的目标是尽快熟悉工地每个工作流程,争取早日成为项目主管,到时候收入上万元没问题 。”
专家解读
除武汉外 , 近年来,郑州、西安、成都等一大批二、三线城市都相继崛起,无论是在经济规模、基础建设,还是在城市管理、创业环境等方面都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
长期关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许召元认为,这些二、三线城市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他说,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并且差距有持续扩大趋势 。但本世纪特别是2004年以来,这种趋势得到了扭转 。一方面国家出台大量区域发展政策 , 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 , 促进了一大批二、三线城市的崛起;另一方面,许多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 。此外,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储备较为丰富,近年来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推动了资源富裕的二、三线城市发展 。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工作机会增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提高,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显着增强 。
任远谈道,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能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 。
他介绍 , 过去人口过分集聚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例如他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就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65%以上的本科生人口、近95%的研究生以上人口都集中在上海、南京和杭州 , 苏州、宁波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城市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才短缺情况 。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如今全国范围内人才向二、三线城市流动,有助于弥补不足,推进人才的合理分布 。
大城市
北上广这些城市飞速上涨的房价,正在挤压着青年一代的生存空间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有大批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怀揣着理想,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里安家扎根,但当高昂的创业理想遭遇高额的房价时 , 他们犹豫了,是坚守还是逃离?这是当今中国青年一代的鲜明写照 , 是一代年轻人的经历,但却牵扯着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生计 。不可否认,房子已悄然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态 。当高房价让一部分人停住了追寻梦想的脚步时 , 我们不禁发问,如果一座城市容不下奋斗的人们,那么它创新发展的动力何在?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感觉到好笑,因为说天堂简直有点滑稽 , 似乎说地狱更准确一些 。不过,这应该是城市的目标,应该是城市的胸怀,因为一个城市要想发展,要想进步 , 要想提升,就必须依靠奋斗的穷二代来激发 , 来竞争 , 从而让这个城市活起来,灵动起来,城市越大越应如此 。
鲶鱼效应的故事是让人很受启发的,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 。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 。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 。于是,一位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主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 , 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 。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 , 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是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其实 , 人类社会也是一样 。
大城市的活力必须依靠奋斗的穷二代去激活,否则,我们的大城市将会在富二代的安逸中死去 。当然 , 农村也需要富二代的激活,让农村活起来,这就是城市与农村的互相促进,最终走向一体化 。城市是不动的,但人应该是流动的,有人愿意在城市拼搏,那么 , 我们就应该为他在城市拼搏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 有人愿意到农村生活 , 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他这个机会 。
当然,目前情况下 , 人们还是希望去大城市 , 去大城市发展,去大城市拼搏 , 那么,我们就应该顺从规律,把大城市打造成穷二代的奋斗天堂,这个天堂就是我们的城市应该有基本的生存保障,比如保障房;应该有平等的竞争环境,制度法律面前 , 人人平等,不能有户籍差别;应该有公平的城市福利城市化,就是城市的福利是面向所有人的,哪怕他是乞丐,不应该是只对准某些特殊人人群的,这是维护人的尊严 。城市成为穷二代奋斗天堂的基本标志就是公平 , 机会公平,制度公平 , 福利公平 。
一座美丽的大城市,应该是人人感到美丽的城市,不应该只有富人感到美丽,没有穷人感到美丽;一座幸福的大城市,应该是人人都能幸福的城市,不应该只是富二代的幸福 , 没有穷二代的幸福,成为穷二代奋斗天堂的的大城市才叫大 , 因为他胸怀大,美丽大 , 幸福大 。没有穷二代奋斗的大城市是枯燥的,是寂寞的,是呆板的,是死气沉沉 , 也必然是明天消亡的城市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大城市发展的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作用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大城市奋斗状况_要不要在大城市奋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