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utzfeldt-Jakob病的磁共振诊断


Creutzfeldt-Jakob病的磁共振诊断

文章插图
导读:头部磁共振成像的异常信号对CJD诊断虽非完全特异,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价值 。……
CJD是一种可传递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致病因子为一种具有感染性质的特殊蛋白质,此组疾病被统称为朊病毒病或朊蛋白病 。
【Creutzfeldt-Jakob病的磁共振诊断】资料表明 , 中国人的CJD急性发病较多,往往以神经症状开始,病程短以及脑萎缩不明显等 。即使这样,单凭临床症状和体征还是很难准确诊断 。因此,寻找一种临床适用、准确客观的确诊方法,不仅有利于患者,而且对防止医源性传播十分有益 。
脑活检可提供确切诊断,脑组织切片以PrP抗血清为第一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几乎能100%肯定诊断 。先决条件是必须钻颅取出少量脑组织,因而往往遭患者或家属拒绝 。脑电图所呈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周期性同步放电,也只能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通常10周以后才出现 。因此 , 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安全、简便、无痛的检查方法 。头部CT检查虽可发现大脑皮质萎缩 , 但非特异 。在发病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CT所见可以完全正常 。而头部MRI则优于头部CT 。
1985年以前 , 曾有人报告MRI检查对CJD无任何诊断意义 。1988年Gertz HT等人报告1例55岁患者,于发病后9个月,即死亡前4周行头部MRI检查,发现底节区于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剖检证实该例整个大脑皮质有海绵状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和轻微神经细胞丧失,而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及丘脑病变则重于大脑皮质 。翌年,Prarl GS等人报告一68岁女性患者,于发病后6个月,即死前4个月接受头部MRI检查,双侧尾状核于T2加权像呈高信号 , 但尾状核轮廓正常 。脑部剖检证实双侧尾状核、壳核有明显的海绵状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细胞丧失,而苍白球、丘脑及大脑皮质病变相对较轻 。之后 , 有人证实并强调了双侧尾状核、壳核于T2加权像呈对称性均质的高信号,很少波及苍白球,也不呈增强效应 。T1加权像可完全正常 。这种征象对CJD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在分析与判断CJD的MRI所见时,必须与可能出现类似改变的疾病如严重缺氧、低血糖、CO中毒、脑炎等相鉴别 。这些疾病在CT检查和T1加权像上也有肯定的底节区低信号 , 临床症状亦明显不同 。Huntington舞蹈病可有双侧尾状核T2加权像高信号,但大脑皮质和尾状核萎缩十分突出 。此外,线粒体脑肌病中一少见类型即Leigh?。?虽可出现类似变化,但CT与T1加权像低信号十分突出 。此病发生在儿童,表现为精神异常、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以及眼睑下垂等 。主要病变为对称性中脑、底节、丘脑、视神经坏变和囊腔形成 。而Alzheimer病虽有进行性痴呆,但MRI绝无与CJD类似的改变 。恰恰相反,在T2加权像上有时可在底节及皮层见到低信号 。
尽管MRI所见对CJD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其特征性改变并非100%出现在CJD整个过程中 。Finkenstaedt报告德国确诊并经头部MRI检查的29例CJD , 其中23例(79%)有改变 。最显著的特征是双侧尾核、壳核于质子密度及T2加权像上呈对称均质高信号,其中有7例(24%)双侧苍白球、4例(14%)丘脑呈现类似改变,3例枕叶皮质、 1例小脑皮质也有相似改变 。另有6例(21%) MRI无任何改变 。之所以如此,推测与病变时期和受累部位有关 。已知CJD的神经细胞脱失和胶质细胞增生,从病程上晚于海绵状变性,而MRI所见,与神经细胞脱失和胶质细胞增生,较与海绵状变性更为密切 。
近来 , 也有人提出CJD之MRI改变,系底节区海绵状变性 , 诸如空泡内液体贮留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结果 。对疑似CJD患者 , 若T1加权像正常,质子密度像和T2加权像上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呈对称性、均质高信号时,则是CJD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重视 。

Creutzfeldt-Jakob病的磁共振诊断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