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如何急救


高温中暑如何急救

文章插图

高温中暑如何急救
眼下正是一年最热的一个季节,一不小心就会中暑了 。临床认为中暑是由于身体的排热不足引起的体温过高,皮肤干热,表现为虚脱甚至会昏迷的一种症状,由其是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人更容易中暑,因此了解一些必要的中暑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
2、敷:可用凉湿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内侧处 。
3、促:将病人置于4摄氏度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摄氏度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 。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
5、擦: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刻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损者至迅速清醒 。同时及早与医院联系,进行及时抢救 。
中暑的表现
专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
1、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 。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 。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
2、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 。发热往往达38.5℃ 。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
3、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 。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
如何预防高温中暑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
【高温中暑如何急救】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
4、谨防情绪中暑
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天会发生“情绪中暑” 。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心烦气躁、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 。“情绪中暑”的表现有:特别粗心,如打翻热水瓶等引起烫伤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肝火也随着气温往上蹿,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酿成祸端,“情绪中暑”可能衍生灼伤、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意外 。因此,在炎炎夏天,市民除了要做好防高温中暑的准备,还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日常生活应劳逸结合,清淡饮食,多饮水以调节体温,多吃清火的瓜果蔬菜等,给心情也降降温 。

高温中暑如何急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