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硬化病怎么办


结节性硬化病怎么办

文章插图

结节性硬化病怎么办
1、结节性硬化病的治疗偏方
1.1、偏方一:取穴:主穴:背三针、鸠尾、筋缩、腰奇、间使、额三针、丰隆 。配穴:中脉、照海、神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渊、三冲、膻中、血海 。
主穴:鸠尾: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酌情选用4~6穴 。背上针取0.6~1.5寸芒针循督脉透刺,如神道透阳关,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阴关 。进针后中等频率(120次/分)捻转1分钟 。额三针为双侧眉冲穴沿膀胱经透刺二针,取此连线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另一顶点沿督脉透针 。余穴邪实用泻法,体虚用补法,留针15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
1.2、偏方二:取穴:癫痫穴,顶中线,额中线,顶旁线,枕上正中线,颞后斜线 。
癫痫穴位置:风池内1寸上1寸,斜方肌尽头处 。
治法:进针后用G-6805治疗仪通低频脉冲电30分钟,发作严重者可适当延长通电时间 。通电以麻感达到前额为好,亦可在脑电图病灶部位进行针刺通电 。隔日1次 。
2、结节性硬化病的西医治疗
目前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如控制癫痫发作,婴儿痉挛可用ACTH治疗;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循环受阻可手术治疗,面部皮脂腺瘤可行整容术 。
3、结节性硬化病的预后
由于本病病程进展缓慢,部分患者预后不良,多数患者可存活数十年,对症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癫痫持续状态、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为主要死亡原因 。
结节性硬化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避免过饱,多食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乳制品,及高蛋白和含磷脂丰富的食物 。同时应多吃含有B族以及A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A族包括有胡萝卜以及鱼类,特别是海鱼维生素A的含量很高 。B族维生素包括猪肝、菠菜、白菜、生菜等 。
结节性硬化病的症状表现
1、皮肤损害,最常见,具有诊断意义 。80-100%病人有皮脂腺瘤 。常于4-5岁开始出现,青春期显著 。呈粉红色或淡棕红色丘疹,按之可退色,质地较硬,呈蝶形分布于鼻翼两侧 。偶尔面部可见散在小结 。20%病人可见到躯体鲤鱼皮班、有时可见到指(趾)甲下纤维瘤 。
2、癫痫:多数在2-3岁内发病,可在皮肤损害及颅内钙化之前出现,智力障碍者几乎均有各种形式癫痫发作,有的病人可仅有癫痫发作 。
3、精神障碍:60-7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减退 。癫痫发作越早,智力障碍程度越著 。少数病人可表现行为、人格异常 。
4、其他表现:约30-60%的病人可有眼部损害,视网膜晶体瘤最具特征性,少数可突然失眠;少数病人突眼、白内障、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等 。少数患者还可以伴发内脏肿瘤,以肾肿瘤最多见,其次是心横纹肌瘤 。此外还可以伴发有骨骼病变 。
结节性硬化病是遗传病吗
结节性硬化症属于遗传病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性病例约占三分之一,即由父母一方遗传而来突变的TSC1或TSC2基因;散发病例约占三分之二,即出生时患者携带新突变的TSC1或TSC2基因,并无家族成员患病 。家族性患者TSC1突变较为多见,而散发性患者TSC2突变较常见 。
结节性硬化症危害大
【结节性硬化病怎么办】皮肤损害:最常见的症状,特征性症状是口鼻三角区对称蝶性分布皮脂腺瘤,呈淡红或红褐色针尖至蚕豆大小的坚硬蜡样丘疹,约90%出现于4岁前,随年龄增长丘疹逐渐增大,青春期后可融合成片,可发生在前额,很少累及上唇 。85%的患者出生后就有3个以上1mm长树叶形色素脱失斑,沿躯干四肢分布 。约20%的患者10岁后可见腰骶区灰褐色粗糙的鲨鱼皮斑,略高于皮肤,为结缔增生所致;也可见牛奶咖啡、甲床下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等 。

结节性硬化病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