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鼻咽癌发出的信号


警惕鼻咽癌发出的信号

文章插图
导读:鼻咽腔内肿瘤逐渐增大可以堵塞后鼻孔,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堵症状,同时,因肿瘤毛细血管丰富 , 生长快,也常常出现表面糜烂渗血,因此,鼻咽癌出现的血涕通常为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尤其以清晨起床后回吸性血涕更为多见 。……
鼻咽癌不同于其它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在不同人种中差异很大,鼻咽癌在欧美和大洋州国家的发病率很低,低于每年10万分之一,而在中国和东南亚则很常见 , 侨居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古巴、东南亚地区的华侨的鼻咽癌发病率远高于当地人 。因此,有人把鼻咽癌称为“中国人的病” 。研究还发现,鼻咽癌的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 。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 。在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南方较高 , 特别是广东省的部分地区 , 每年可达30~50/10万 , 最近,北方的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特别是青少年发病率要高于广东等高发地区 。鼻咽癌的病因仍不是十分清楚,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与遗传易感性、EB病毒感染、环境以及饮食等因素有关 。
哪些症状是鼻咽癌发出的信号呢?
就病人自我感觉而言可以出现的症状主要有鼻堵、血涕、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和复视 。通过病人的视觉或触摸,以及医生对其进行体检可以发现的体征主要有颈部肿块、鼻咽肿物、颅神经损害 。
鼻咽腔内肿瘤逐渐增大可以堵塞后鼻孔,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堵症状,同时,因肿瘤毛细血管丰富,生长快,也常常出现表面糜烂渗血,因此,鼻咽癌出现的血涕通常为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 , 尤其以清晨起床后回吸性血涕更为多见,偶尔,由于肿瘤生长过快,出现瘤组织大块坏死脱落或深大溃疡,有口鼻大出血 。病人出现鼻部症状时常伴有粘膜充血和合并感染 , 抗炎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减轻,然而,这种减轻是短暂的,症状仍会进行性加重,部分鼻咽癌患者有误诊为慢性鼻咽炎而反复抗炎治疗的病史 。
鼻咽癌多发生在鼻咽的侧壁,肿瘤增大引发咽鼓管通气及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 , 鼓室负压,可出现同侧的耳闷、耳聋和耳鸣,如果给予中耳积液抽吸治疗,上述症状常可以暂时改善 , 易误诊为中耳炎,但是,患者往往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相同症状,如此反复终致鼓膜穿孔和耳道溢液 。
70%的患者有头痛病史,主要表现为一侧的偏头痛 。头痛的严重程度和对症治疗后能否缓解于病变侵犯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如合并感染时的头痛抗炎治疗后可以减轻甚至消失,而侵犯颅底和神经则是进行性加重的,抗炎治疗不能缓解 。
面麻和复视是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所致 。面麻常为额面部蚁爬感,此外,还有触觉过敏或麻木 。复视则为视物重影,严重者出现斜视 。
鼻咽癌患者通过自身或他人检查发现异常现象最多的是颈部肿块 。80%的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一半为双侧颈部转移,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在上颈部的耳垂下方和颈后区 , 肿物生长较快,可以在2~3个月内增大1倍以上,但也有发现肿块1年以上无明显增大者 。肿块多为无痛性,初期也不影响颈部的活动 , 常常不被病人重视,而到后期多个肿物融合固定 , 严重者头颈不能转动 。
病案: 张某,男 , 8岁 。因颈部出现肿物曾就诊于几家医院,被当作淋巴结炎治疗过 , 也曾怀疑过淋巴结核和白血病进行检查 。于2个月后才发现并确诊为鼻咽癌 , 此时 , 孩子颈部2厘米大小的肿物已超过8厘米,双侧肿物融合固定 , 已不能转头 。
小贴士;如发现颈部有肿块者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尤其颈部肿块在上颈部的耳垂下方和颈后区部位的,要做鼻咽镜检查 。由医生检查确定 , 是否有鼻咽腔肿物和颅神经损害等 。
这些鼻咽癌发出的信号病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 有些病人也去医院就诊过,但都是针对症状的治疗 , 等到反复出现症状并不断加重时才想到做进一步的检查,以至于延误了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机会 。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
通过放射治疗有50%的病人可以存活5年以上 。然而 , 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与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病期越早,疗效越好 , 70%以上的早期鼻咽癌通过放射治疗得到治愈,晚期鼻咽癌则预后很差 , 即使是联合化疗,大多数病人还是死于局部进展和/或远处转移 。遗憾的是,到专科医院就诊的鼻咽癌病人大多已是中晚期,中晚期鼻咽癌所占比例在各个地区有所不同 。例如:北京肿瘤医院的统计是78.6% , 上海肿瘤医院是77.8%,广州肿瘤医院是57.3% 。
患者就治较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1.病人缺乏有关鼻咽癌的知识,对鼻咽癌发出的早期信号不注意 , 自身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很长,病情发展到晚期才去就诊 。
2.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没有引起非专科医生的重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而是按照良性病治疗 , 延误了确诊时间 。因此,提高对鼻咽癌的认识 , 警惕鼻咽癌发出的信号,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可以提高早期鼻咽癌的发现率 , 从而增加了病人根治的机会 。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较敏感,早期鼻咽癌预后较好 。早期鼻咽癌因肿瘤小照射体积相应较小则损伤较低 , 而中晚期患者需要进行同期放化疗,而同期放化疗的毒性较大 。因此,对于放射引起的副作用来讲,早期鼻咽癌要明显小于中晚期 。
口腔干燥是鼻咽癌放疗后最常见的副作用,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的问题,原因是放射线损伤了唾液腺 , 这在传统放疗尤为明显,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能够一定程度地降低涎腺的照射剂量 。调强放射治疗(IMRT)通过调整每个射野的射线强度分布,从而达到使剂量分布更加符合临床的要求,即:给予肿瘤区更高的治疗剂量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邻近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来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IMRT在保护涎腺及减少口腔粘膜炎方面具有其明显的优越性 。
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复杂,有很多重要器官及组织如脑干、脊髓、视神经、晶体、腮腺等 , 这些重要器官都有一定的放射剂量的限制,超过限量就可能出现临床上不可逆的损伤,同时 , 许多重要器官与要治疗的肿瘤靶区紧密相邻 。在传统放疗时,这种围绕靶区的剂量梯度限制了治疗剂量的给予,IMRT在保护脑干、脊髓和眼睛等方面也有独到的优势 。
【警惕鼻咽癌发出的信号】因此,对于鼻咽癌患者而言,早期诊断,采用先进的放疗技术有助于提高肿瘤控制率 ,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更多的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而绝大多数鼻咽癌可以得到彻底的根治,患者可以恢复健康人的生活 。

警惕鼻咽癌发出的信号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