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

文章插图

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
高热:体温持续升高达40℃以上并持续不退直至极期结束,高热持续7~10天,轻者短至3~5天,重者可3~4周以上,一般发热越高,热程越长,临床症状越重 。
意识障碍:患者全身症状加重,且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患者意识障碍加重,由嗜睡转入昏迷,发生率50%~94%,昏迷愈早,愈深,愈长,病情愈重,持续时间大多1周左右,重症者可达1个月以上 。
惊厥:发生率40%~6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重者惊厥反复发作,甚至肢体强直性痉挛,昏迷程度加深,也可出现锥体束症状及四肢不自主运动 。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乙脑的神经系统症状多在病程10天内出现,第2周后就少出现新的神经症状,常有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宾斯基征等可呈阳性,常出现脑膜刺激征,由于病毒毒素侵袭脑血管内皮,脉络丛上皮细胞,蛛网膜和神经束膜的上皮细胞,产生炎症和变性,乃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如颈强,凯尔尼格征与布鲁津斯基征阳性,重症者有角弓反张,婴幼儿多无脑膜刺激征,但常有前囟隆起,深昏迷者可有膀胱和直肠麻痹(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与自主神经受累有关,昏迷时,除浅反射消失外,尚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较单瘫多见,或全瘫,伴肌张力增高,膝,跟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
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
乙脑病毒具较强的嗜神经性,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脑组织内传代,在鸡胚、猴、肾及Hela细胞中可以生长并复制,适宜在蚊内繁殖的温度为25℃~30℃ 。
3、流行性乙型脑炎如何检查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 。在流行后期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 。
脑脊液
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 。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 。糖正常或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 。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 。
病毒分离
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IFT)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 。从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到病毒 。
流行性乙型脑炎如何预防
1、灭蚊
是预防乙脑和控制本病流行的一项根本措施 。要消灭蚊虫的滋生地,冬春季以灭越冬蚊为主,春季以清除滋生地与消灭早代幼虫为主,夏秋季以灭成蚊为主,同时注意消灭幼虫,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孑孓及虫卵 。此外,应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
2、人群免疫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目前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疫苗有三种:鼠脑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 。
流行性乙型脑炎食疗方
二叶豆豉翠农汤:
[原料]大青叶、鲜荷叶、淡豆豉各9g,西瓜翠衣15g,白糖、清水适量 。[制作]将前4味药清洗干净,一起放入沙锅煎汁,调入白糖即可 。
[功效]辛凉透表解毒 。用于乙脑轻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精神不佳、微有呕吐、口渴不甚、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 。[服法]1剂/d,连服4~5日 。
化斑粥:
[原料]生石膏30~60g,玄参10g,犀角3~5g(或水牛角6~10g),鲜荷叶半张,绿豆30g,白粳米100g,清水适量 。[制法]将玄参、荷叶洗净,与石膏加水煎取汁 。再与粳米、绿豆煮粥,调入犀角末 。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用于乙脑,症见温病热在营血,高热口渴,烦躁不安,肌肤发斑 。甚或吐血、衄血者 。[服法]温服 。2~3次/d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