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1、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1.1、施灸过量
艾灸时间太长,灸量过头,容易导致出水泡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最好缩短艾灸的时间或减少艾灸次数 。
1.2、排病反应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属于排病反应,人体病邪之气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机体正气恢复,祛除病邪的过程,这种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2、艾灸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2.1、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
2.2、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
3、艾灸后多久能吃东西
通常情况下,艾灸后立即吃东西没啥大碍 。只要艾灸完之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饮酒、及吃冷冻寒凉等食物即可 。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之性起到活血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机体表面的,没有太大必要担心吃什么食物 。不过,一般实际建议还是艾灸后隔半小时吃饭比较好,这样对艾灸后效果保持要好些,以免艾灸后吃东西食物消化影响血液运行 。
艾灸后建议多喝温开水,因此艾灸是生发阳气,多喝温开水有助于排毒,也让体内寒气随尿液排走,可加强艾灸的效果 。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
1、艾灸顺序问题
传统规矩: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边再右边,先身躯后四肢 。有些个别穴位会有个别顺序 。
2、艾灸频率问题
刚开始艾灸的时候要慢慢来,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间休息两天,之后再天天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感觉身体好很多,或者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选择隔天艾灸的方法,或者一个星期灸两次到三次!
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每隔3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25分钟左右 。如果身体寒症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疗的病症,那么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
3、艾灸时间问题
有很多灸友问,什么时间艾灸最好?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可以艾灸吗?原则上一天任意时间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时间,上午>下午>晚上,如果睡眠没问题,晚上是可以艾灸的,如果睡眠有问题,就尽量在晚上10点前结束艾灸,否则容易影响睡眠 。

艾灸方法有哪几种
1、直接艾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条点燃后直接放到皮肤上进行施灸,若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皮肤烧伤进行化脓,那么会有瘢痕出现;若是不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那就不会产生瘢痕 。
2、间接艾灸
在将艾柱和肌肤之间需要有药物进行隔开,然后再进行施灸,生活中可以用生姜、大蒜或食盐等物品来隔开 。
3、艾条灸
将纯净并且质量合格的艾绒平铺在细草纸上,然后卷成圆柱形的艾卷,外面则用桑皮纸、胶水或浆糊封口,这种方法的艾灸又分为温和灸以及雀啄灸两种 。
4、温针灸
所谓的温针灸其实就是讲针刺和艾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保健方法,适合一些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 。在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将针刺进腧穴之后进行适当的留针,然后将艾绒捏在针尾巴上进行点燃艾灸,等到烧完之后去掉灰烬取出针 。

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