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如何治疗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如何治疗

文章插图
导读:首先要克服来自病人的“否认“,取得病人的合作 。其次,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裂症样症状等 。还要注意加强病人营养,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 。……
首先要克服来自病人的“否认“ , 取得病人的合作 。其次,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人格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分裂症样症状等 。还要注意加强病人营养,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 。
(一)戒断症状的治疗
1.单纯戒断症状:
由于酒精与苯二氮卓类药理作用相似 , 在临床上常用此类药物来缓解酒精的戒断症状 。首次要足量,不要缓慢加药 , 这样不仅可抑制戒断症状,而且还能预防可能发生的震颤谵妄、戒断性癫痫发作 。以地西泮为例,剂量一般为10mg/次,3次/日,首次剂量可更大些,口服即可,2~3日后逐渐减量,不必加用抗精神病药物 。由于酒依赖者有依赖的素质,所以应特别注意 , 用药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发生对苯氮二卓类的依赖 。如果在戒断后期有焦虑、睡眠障碍 , 可试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
2.震颤谵妄:
(1)在断酒48小时后出现,72~96小时达到极期 , 其他脑、代谢、内分泌问题也可出现谵妄 , 应予以鉴别 。
(2)一般注意事项:
发生谵妄者,多有兴奋不安,需要有安静的环境 , 光线不宜太强 。如有明显的意识障碍、行为紊乱、恐怖性幻觉、错觉,需要有人看护,以免发生意外 。如有大汗淋漓、震颤,可能有体温调节问题,应注意保温 。同时 , 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受损,易致感染,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 。
(3)镇静:
苯二氮卓类应为首选 , 地西泮一次10mg , 2~3次/日,如果口服困难应选择注射途径 。根据病人的兴奋、自主神经症状调整剂量 , 必要时可静脉滴注,一般持续一周,直到谵妄消失为止 。
(4)控制精神症状:
可选用氟哌啶醇,5mg/次,1-3次/日,肌肉注射,根据病人的反应增减剂量 。
(5)其他: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大剂量维生素等 。
3.酒精性幻觉症、妄想症:
大部分的戒断性幻觉、妄想症状持续时间不长 ,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可选用氟哌啶醇或奋乃静口服或注射,剂量不宜太大,在幻觉、妄想控制后可考虑逐渐减药,不需象治疗精神分裂症那样长期维持用药 。
4.酒精性癫痫:
不常见,可选用丙戊酸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原有癫痫史的病人 , 在戒断初期就应使用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或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二)戒酒硫治疗:
戒酒硫(tetraethylthiuramdisulfide,TETD),能抑制肝细胞乙醛脱氢酶,TETD本身是一种无毒物质 。但预先给予TETD,能使酒精代谢停留在乙醛阶段,出现显著的体征或症状,饮酒后约5-10分钟之后即出现面部发热,不久出现潮红,血管扩张,头、颈部感到强烈的搏动,出现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低血压、直立性晕厥、极度的不适、软弱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精神错乱和休克 。在每天早上服用,最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一次用量0.5克,可持续应用一月至数月 。少数人在应用TETD治疗中即使饮少量的酒亦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 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年老体弱者应禁用或慎用 。在应用期间 , 除必要的监护措施外,应特别警告病人不要在服药期间饮酒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如何治疗】(一)戒酒:
戒酒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临床应根据病人酒依赖和中毒的严重程度灵活掌握戒酒进度,轻者可尝试一次性戒断,对严重酒依赖者可采用递减法逐渐戒酒,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以致危及生命 。无论一次或分次戒酒,临床上均要密切观察与监护,尤其在戒酒开始的第1周,特别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意识状态和定向力,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戒断反应 。戒酒硫(tetraethylthiuramdisulfide,TETD)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酒精代谢停留在乙醛阶段,使病人厌恶饮酒 。预先给药后 , 即使少量饮酒,5~10分钟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等 , 可危及生命 。戒酒硫最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0.25~0.5g,每日1次,早上服用 。在服药期间应警告病人不能饮酒,对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或年老体弱者禁用或慎用 。
(二)对症治疗:
针对病人出现的焦虑紧张和失眠症状 , 可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等 。若出现明显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可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对情绪抑郁者,可给予抗抑郁剂治疗 。
(三)支持治疗:
多数病人有神经系统损害以及躯体营养状态较差,给予神经营养剂,同时补充大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 。改善营养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四)心理治疗:
支持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群体治疗和行为治疗有助于戒酒和预防复发 。
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除轻症外,均应住院采用综合性治疗 。既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还要注意患者的营养 , 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脂肪酸等物质 。
(一)戒酒首先断绝酒的来源 。一般根据酒依赖的程度控制戒酒进度 。轻者可一次性戒酒;重者可用递减法逐渐戒酒 , 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危及生命 。在戒酒过程中,特别是在戒酒开始的第一周,应密切观察与监护,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
(二)拮抗剂治疗:戒酒硫(tetraethylthiuramdisulfiram,TETD)能抑制肝细胞的乙醛脱氢酶,在最后一次饮酒后24小时服用 , 每日一次,每次0.25~0.5g,可持续使用1个月至数月 。服此药后再饮酒 , 5~10分钟之后,体内乙醛聚积产生恶心、呕吐、心悸、焦虑、脸红等“酒精红晕“ , 使之厌恶饮酒 。服戒酒硫后5天不能饮酒,如饮酒量多,产生乙醛综合征 , 可危及生命 。有心血管疾病、躯体功能较差者禁用 。
此外 , 已证实内源性阿片系统在酒依赖中的正性强化作用 , 长效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纳曲酮(naltrexone)于1994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酒依赖,它可以降低嗜酒者对饮酒的渴求 。酒依赖可引起抑制性Y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活动的降低 , GABA受体激动剂乙酞基高牛黄酸钙(acamprosate)可有效治疗酒依赖,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戒酒巩固治疗药物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用于提高5-HT浓度和活性,不仅能治疗酒依赖伴发的抑郁及焦虑障碍,也能降低对饮酒的渴求 。
(三)急性酒依赖的治疗:急性酒依赖治疗原则基本上与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毒的抢救原则相同,主要包括催吐、洗胃、生命体征的维持和加强代谢等措施 。
(四)戒断反应的治疗:
1.单纯性戒断反应:主要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酒精的戒断症状 。首次要足量 , 不仅可抑制戒断症状,且还可预防震颤谵妄的发生即戒断性癫痫发作 。通常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亦可口服30mg/d,分三次;2~3日后逐渐减量;一般补液合并抗精神病药物 。如伴有焦虑、睡眠障碍可予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
2.震颤谵妄(delirium):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30~40mg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可根据患者的兴奋以及自主神经症状的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 最大剂量为120mg/d,一般持续1周左右 , 直至谵妄缓解 。如意识清楚,无明显兴奋可改为口服 , 剂量为3mg/d,分3次服用;同时给予氟哌啶醇5mg/次,1~3次/日,肌肉注射,控制患者的精神症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充大量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预防各种感染 , 特别是肺部感染 。
(五)对症治疗:对酒依赖患者均应首先采用立即肌注维生素B1100mg,一是补充可能存在的维生素B1缺乏;二是防止韦尼克脑病的发生 。如果有韦尼克脑病发生的可疑,可立即静注维生素B1100mg 。在开始治疗的12小时之内,静滴维生素B1安全剂量可达1g 。一般每日肌注维生素B1100mg,持续2周或到患者能进食为止 。对出现戒断症状、抽搐发作者 , 肌注地西泮10~20mg , 每2~4小时注射一次 。对兴奋躁动或伴有幻觉妄想者 , 可用小剂量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肌注或口服治疗 。对紧张、焦虑、失眠者 , 可用抗焦虑剂 。对情绪抑郁者,可用抗抑郁药物 。注意纠正代谢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合并胃炎和肝功能异常者,也应对症治疗 。
(六)康复治疗:当戒酒治疗结束后,患者回到社会,为避免复发,应采用康复治疗 , 如改善环境、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激发保持长期戒酒的愿望,促进职业康复 。参加各种形式的戒酒组织和戒酒协会 。美国的酒依赖者匿名戒酒协会(AlcoholicAnonymous),简称为“AA“,是以匿名自愿的形式参加,通过定期活动,酗酒者可以感受到其他成员因酗酒或酒精所致各种严重后果的实例,从而引以为戒;同时还可以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迪 , 或为他人提供帮助,从中找回以往只能在饮酒中才能体会到的自尊和自信 。每一位戒酒者坚持参加戒酒组织两年,有利于保持长期戒酒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如何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