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冻伤怎么办


户外冻伤怎么办

文章插图
导读:户外冻伤怎么办?人体在低温环境中因缺乏必要的防寒措施,或停留时间过长,引起体温调节的障碍易造成肌体冻伤 。冻伤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 可能会致人死亡,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讲解户外冻伤怎么办 。

  • 户外冻伤怎么办
  • 教你分清局部冻伤四分度
  • 低温严寒天气伤害的预防
  • 冬季防寒小常识
户外冻伤怎么办
首先,给伤者全身保暖,迅速将其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 。
第二 , 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 , 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 。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 。
第三,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 。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 。
很多人认为冻伤后可以通过烤火来复温,影视剧中常出现救治者用雪在冻伤患者的身体上摩擦的镜头 ,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冻伤严重时,既不能用雪摩擦,也不能用毛巾用力按摩,更不能用火烤,否则会使伤口糜烂,部分组织损伤,且不易愈合 。
教你分清局部冻伤四分度
一般来说,全身性冻伤发生率不高 , 在户外旅游或徒步运动发生的都是局部冻伤 。所谓的“局部冻伤”是指,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况下 , 耳部、鼻部、面部或肢体受到冷冻作用发生的损伤 。一般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从苍白转为斑块状的蓝紫色,以后红肿、发痒、刺痛和感觉异常;
二度冻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灼痛 。早期有水泡出现;
【户外冻伤怎么办】三度冻伤:表现为皮肤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再变为黑色 。感觉消失 。冻伤周围的组织可出现水肿和水泡,并有较剧烈的疼痛;
四度冻伤:伤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 。由于冻伤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冻伤程度相对较轻 , 交界处可出现水肿和水泡 。
低温严寒天气伤害的预防
1、洗头时间有讲究
冬季洗头应该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得时候,切忌在睡觉前洗头,因为一般用热水洗头后,头皮上的毛细血管扩张,机体向周围辐射热量增多 。同时 , 洗头后头发是湿的 , 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很多热量 。在这个时候去睡觉,十分容易引发感冒 。
2、搓搓揉揉防冻疮
寒冷天气 , 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 。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一是热熨法,用电吹风距皮肤20厘米左右对准患处,用热风徐徐吹拂5分钟,以加快皮肤血液循环 。二是按摩法,就是挫热双手后对患处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治疗冻疮有不错的效果 。另外,经常搓搓手,跺跺脚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冻疮 。
3、注意保护嘴唇
冬季嘴唇特别容易干裂,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 , 可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越舔越干 。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粘稠的淀粉酶,留在嘴唇上的唾液水分蒸发完后 , 淀粉酶就会象一层糨糊一样留在嘴唇上,这样更加容易造成嘴唇干燥,甚至破裂出血 。冬季保护嘴唇,最好还是使用润唇膏 。
4、穿衣不宜过紧
大家普遍认为 , 冬天保暖就应该把衣服穿多一点、穿紧一点,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 。比如鞋袜穿得过紧会导致脚部血流不畅 , 热量无法顺利到达脚部,脚反而觉得更冷了,长期这样,会导致冻疮发生 。
5、在冬天应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
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一方面会直接灼伤皮肤,另一方面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 , 就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肤干裂 。另外,洗完脸后最好过半个小时以后再外出,这样能降低寒风对面部皮肤的伤害 。
冬季防寒小常识
1、日照充足时进行户外活动;
2、食疗养肾,吃红枣炖牛肉、生姜大枣牛肉汤等;
3、喝红茶可抗寒;
4、早晚出走要多穿衣服,防寒保暖 。;
5、每日喝2—3千毫升白开水;
6、早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益于阳气潜藏;
7、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刺激双脚穴位,坚持步行半小时;
8、早晨喝热粥,如小米粥 。

户外冻伤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