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隐鞭虫病的诊断


鳃隐鞭虫病的诊断

文章插图
导读:是由鞭毛虫纲的鳃隐鞭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鳃病 。虫体柳叶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狭;从前端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着体表向后组成波动膜,伸出体外为后鞭毛 。虫体中部有一圆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动核 。……
病症
【鳃隐鞭虫病的诊断】病鱼鳃部无明显的病症,只是表现粘液较多 。当鳃隐鞭虫大量侵袭鱼鳃时,能破坏鳃丝上皮和产生凝血酶,使鳃小片血管堵塞 , 粘液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独游或靠近岸边不面,体色暗黑,鱼体消瘦,以致死亡 。但要确诊,还得借助显微境来检查 。离开组织的虫体在玻璃片上不断地扭动前进,波动膜的起伏摆动尤为明显 。固着在鳃组织上的虫体不断地摆动,寄生多时,在高倍显微镜的视野下能发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虫体,即可诊断为此病 。
流行情况
鳃隐鞭虫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池塘养殖鱼类均能感染 。但能引起鱼生病和造成大量死亡的主要是草鱼苗种,尤其在草鱼苗阶段饲养密度大、规格小、体质弱,容易发生此病 。每年5~10月份流行 。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 。同时 , 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

鳃隐鞭虫病的诊断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