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心肌损害的幕后黑手


轮状病毒心肌损害的幕后黑手

文章插图
导读:轮状病毒最容易感染出生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在我国,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有过被轮状病毒感染的经历 。秋冬季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 。……
邻居家的宝宝刚1岁 。这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抱着宝宝过来“串门” 。原来,她家宝宝从上周末开始上吐下泄,被诊断为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性腹泻,治疗几天后腹泻有所好转,但精神开始变差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患了心肌炎,给予输液治疗,但宝宝精神还是很差 。年轻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
轮状病毒感染危害不小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之一 ,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它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婴幼儿腹泻有80%~9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 。
轮状病毒最容易感染出生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在我国 , 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有过被轮状病毒感染的经历 。秋冬季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 。
在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 , 经过1~3天的潜伏期,婴幼儿便开始发病 。早期主要表现是呕吐,体温在38℃~39℃之间,接着出现腹泻,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每天10次左右,个别患儿可达20次 。还可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
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发生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 。曾有报道显示,轮状病毒性感染时心肌损害发生率可高达到50%~70%,其中30%的患儿心电图可出现异常,少数可因爆发性心肌炎而猝死 。
心肌损害发生率高
轮状病毒引起心肌损害,主要与以下几点相关:
◆可以通过胃肠道作用而导致病毒血症,进而损害心肌;
◆血液中的轮状病毒直接损害心肌;
◆通过免疫反应及严重腹泻造成的脱水、血液浓缩等引起循环障碍,机体代谢紊乱,组织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心肌损害;
◆婴幼儿器官功能不成熟 , 屏障功能差,更使之易损 。
总之,轮状病毒的心肌损害发生率高,因受年龄限制,患儿表达困难,容易被家长忽视 。所以 , 当宝宝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异常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当腹泻患儿出现精神差、心律失常等表现时,家长应高度重视 。必要时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重视并发症的监测,早期诊断并进行治疗,避免贻误最佳抢救时机 。
口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轮状病毒感染严重危害宝宝的健康,许多宝宝就是由于长期腹泻造成营养不良 , 以至影响到将来的生长发育 。那么 , 怎样才能制服这个危险分子呢?
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 。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尽快纠正患儿的脱水、酸中毒等症状 , 对于症状轻的患儿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药店中有口服补液盐供应,按说明书用即可) 。
要做到有效预防轮状病毒腹泻,除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外,还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经清洗和腐败变质的食物等 。
【轮状病毒心肌损害的幕后黑手】此外,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且简便易行的预防方法,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受病毒感染的机会,避免重症病例的出现 。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

轮状病毒心肌损害的幕后黑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