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哪些?


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哪些?

文章插图
导读:耳后骨膜下脓肿或称耳后脓肿,此病偶而可由外耳道疖肿引起 。……
但绝大多数耳后骨膜下脓肿见于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之中 , 为最轻的一种 , 预后较好 。因本病为乳突腔化脓,骨质破坏,压力向外扩展形成 , 若脓肿穿破骨膜和耳后皮肤则形成耳后瘘管,可长期不愈 。
临床表现多为耳后红肿,疼痛,压痛明显 。耳膜未穿破者,触诊时波动感不明显,耳后沟存在 , 耳廓被推向前、外方 。脓肿穿刺抽吸时,可得脓液 。
本病的治疗,应早期切开排脓,置入引流条,每日换药1次,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待局部脓肿控制后,视具体情况,行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 。
【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哪些?】中医认为本病属“脓耳变证·耳后疽”之范畴,其病机多为邪毒内蕴,灼腐完骨 。若耳内流脓黄稠 , 耳深部疼痛 , 耳后肿胀压痛 , 或肿胀处有波动感;全身见高热烦渴、便秘溺赤;舌红苔黄 , 脉数等热毒炽盛之证;应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仙方活命饮加味治之:金银花30 g,白芷15g , 天花粉15g,防风、川贝母各12g,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各15g , 陈皮12g , 穿山甲10g,皂角刺12g,青黛12g , 夏枯草15g,生大黄10g(后下),野菊花20g;水煎内服 。若见耳后疽溃破,时溢脓水 , 质稀而白 , 疮口黯淡,久不愈合 , 反复发作,可补益气血,托里排脓,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味 。
(责任编辑:黄彬)

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