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什么是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文章插图
导读: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伴有血栓形成的乙状窦静脉炎 。右侧多见 。为常见的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 是由于中耳乳突的化脓性病变,侵蚀乙状窦骨板 , 先形成乙状窦周围脓肿,尔后产生乙状窦壁血栓,血栓变为脓毒性,逐渐增长,最后闭塞窦腔而形成 。如细菌侵入血栓而致感染化脓时,可形成乙状窦脓肿;带菌的栓子脱落,可随血流向全身播散,引起远隔脏器的化脓性病变及脓毒败血症 。乙状窦血栓静脉炎向邻近组织扩散,可引起硬脑膜下脓肿、脑膜炎、小脑脓肿等 。若感染得到控制,血栓发生机化,以后血管新生,窦腔可重新贯通 。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典型表现为:病人发冷或寒战 , 体温突然升高到40℃左右,再迅速下降;降温伴有大汗淋漓;发热时患者有头痛、脉速、全身不适等症状 。上述症状多在每日下午或晚上发生一次,但亦可一天数次 , 在寒战间歇期病人可无症状 。晚期病人可发生贫血 。患侧耳后、枕后及颈部疼痛,乳突后方轻度水肿;同侧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肿块,压痛明显 。乙状窦壁完全闭塞时,产生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压力增高和TobeyAyer氏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明显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寒战、高热时,可培养出致病菌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本病的诊断一般不难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或急性中耳乳突炎 , 特别是胆脂瘤型中耳炎,若局部引流受阻,或在急性发作后,出现周期性发作的畏寒、寒战、高热等典型症状,均应疑及本病 。通过血液涂片查疟原虫或肥达反应等实验室检查,可与疟疾、伤寒相鉴别 。
治疗:对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 辅以足量的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1)疑为本病时 , 急行乳突切开术 , 探查乙状窦,清除病灶,通畅引流 。窦内血栓不必取出,遇有乙状窦脓肿时,应将窦内病变组织全部清除 。(2)在急性发作期,首先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最好按细菌培养测定敏感的抗生素作静脉滴注,但不能等待 , 在未得到报告时即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3)对贫血病人 , 应注意输血、输液及补充维生素 。
【什么是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责任编辑:黄彬)

什么是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