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例

文章插图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例】导读: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一种骨瘤样病变,发病年龄大多数(80%)在20岁以下 。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约占60%~70%,发生于颈椎的比较罕见 。……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 22岁,颈部疼痛伴活动障碍2月余,进行性加重,查体颈后扣击痛,颈屈仰受限,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运动无障碍 。
2 影像表现 X线:C7椎体变形塌陷呈哑铃状,内可见囊状透光区,病变区骨小梁消失,骨质似栅栏状改变,C6/7 , C7/T1 椎间隙不等宽(图1) 。CT:C7椎体及右侧附件可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区 , 包绕横突孔,病变呈不规则蜂房状,骨皮质菲薄 , 可见多发骨嵴 。破坏区边缘硬化,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未见钙化影(图1) 。MRI:平扫病变呈不规则蜂房状,T1WI为欠均匀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 骨嵴为长T1短T2信号 , 椎管无狭窄,未见椎旁异常信号,椎间盘信号欠均匀(图2、3) 。增强扫描可见病变边缘轻度强化(图4) 。
3 影像诊断C7 :①动脉瘤样骨囊肿 。②骨囊肿 。③骨巨细胞瘤 。④血管瘤 。
4 病理诊断C7动脉瘤样骨囊肿
5 讨论分析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一种骨瘤样病变,发病年龄大多数(80%)在20岁以下 。好发部位为四肢长骨,约占60% ~ 70% , 发生于颈椎的比较罕见 。本病病因未明,现大多认同由于静脉阻塞或动静脉异常交通[1]形成 。病理上囊肿主要由大小不等的海绵状血管池组成,其内充满暗红色血液,血池间为棕红色纤维结缔组织间隔 , 囊肿壁为薄壁骨壳 。
典型的椎体动脉瘤样骨囊肿其X线影像有长骨病灶特点,呈膨胀的囊状破坏区,囊内有粗或细的骨小梁状分隔或骨嵴,使病变成皂泡状、蜂房状外观,其外侧为薄骨壳 。椎体ABC发生压缩骨折后失去特点,如同时发现附件膨胀性病变则有助于诊断 。
动脉瘤样骨囊肿如发生于椎体等少见的短管骨,X线检查应注意与骨囊肿、巨细胞瘤、血管瘤、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和囊状骨纤维结构不良等鉴别 。上述各病均可引起短骨囊状骨质破坏 , 骨皮质膨胀变?。淠诔史浞孔矗?但骨囊肿、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和囊状骨纤维结构不良病变的膨胀程度多不如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多无本病所见的典型的皂泡样改变 。血管瘤具有典型的栅栏状骨质改变,病灶内钙化 , 以及MRI信号血管瘤灯泡征特性和慢进慢出的强化表现 。孤立性内生软骨瘤虽好发于手足短管骨,但以手部发病率为高 , 多位于干骺或骨干内,呈轻度膨胀 , 易骨折 , 特征性表现为囊内有瘤软骨的钙化;骨囊肿病灶内部多无骨嵴分隔及钙化;单囊型骨纤维结构不良X线多呈较特征性的毛玻璃样改变,纤维组织易钙化及骨化 , 多有硬化边[2] 。对于少数影像学近似病例,传统X线诊断难以定性,多需要CT或MRI进一步检查 。
CT 能显示整个椎体ABC的全貌和其内的细微结构 , 其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对显示病灶骨梁状分隔或骨嵴非常敏感,另外也可检测病灶内液—液面(FFL)[3]的存在,为病灶的定位定性有很大的帮助 。Davies研究表明[4],使用较窄的窗宽(<100Hu)比较容易对液面进行观察,病灶内部其上方为水样低密度 , 下方为未凝固的血液高密度,让患者静止1 分钟后再扫描可以更好显示液平面 。
MRI影像ABC的检查也有特征性 。因病灶分隔成多数含血的窦腔 , 所以表现为T1WI 呈低等信号,T2WI呈多发不均匀高信号,其间可见纤细的低信号间隔 。Munk研究,随T1WI加重,病灶信号强度增高,或者病例出现T2WI可见液—液平面者 , 上方为高信号(内含去氧血红蛋白的液体),下方为低信号(内有含铁血黄素),强烈提示ABC的诊断[5] 。另外病灶中心活动度低,增强扫描MRI可以显示病灶边缘性轻度强化,强化特点比CT灵敏度高 。
对发生于椎体等短管骨的动脉瘤样骨囊肿来说 , 部分病例特点少,尤其是小病灶、合并压缩骨折时,鉴别诊断困难 , 可术前穿刺活检定性 。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表现1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