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虐婴行为应属品行障碍


女孩虐婴行为应属品行障碍

文章插图
导读:针对网友提出的“李某是反社会型人格”观点 , 采访人员采访了我省几位精神科专家 。他们认为 , 反社会型人格一般是指的成年人 , 但是李某未成年,仅10岁,人格没有完全形成 , 不能如此定义,而应是品行障碍,这与她的家庭有密切关系 。……
重庆10岁女孩李某虐打1岁男婴事件引发关注 , 随着细节的不断曝光,市民对女孩的成长环境及心理产生更多关注 。专家介绍,从目前公开的细节以及李某父母的反应来看,李某的父母对她施暴,父母人格不健全都是李某形成品行障碍的原因 。
残忍细节映射女孩心理问题
李某在电梯里摔打完男婴原原之后,还把他抱回家虐打 , 并有将原原扔下楼的嫌疑,她的父母表示 , 女儿之所以虐打原原是因为原原对她做鬼脸,不友好,因此“激怒”了李某 。
针对网友提出的“李某是反社会型人格”观点,采访人员采访了我省几位精神科专家 。他们认为,反社会型人格一般是指的成年人,但是李某未成年,仅10岁,人格没有完全形成,不能如此定义,而应是品行障碍,这与她的家庭有密切关系 。
有品行障碍的人可以是大人也可以是儿童,大人可能是童年家庭因素所致,儿童出现这类问题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
心理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才10岁就这么残忍,长大了还得了?”市民李女士对李某的行为感到后怕,她认为李某虽然年纪?。?但绝对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专家介绍,儿童的心理健康从婴儿期就应该得到关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直接影响孩子心智、性格的形成 。
武大中南医院儿童神经与心理疾病门诊副教授范静怡介绍,很多父母不懂得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也缺乏与自己感受链接的意识,不能去认同孩子的感受 , 忽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 认为孩子只是大人的附属品,这样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打骂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
【女孩虐婴行为应属品行障碍】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要多和孩子互动,多重视孩子的感受,不要否定、打击孩子的想法,从内心去真正理解孩子, 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心理健康要做到的不是一味依从,而是感觉到爱,有是非观,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能感受别人的感受,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 。

女孩虐婴行为应属品行障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