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腊八节的注意事项


天津腊八节的注意事项

文章插图

天津腊八节的注意事项
1、天津腊八节有什么注意事项
1.1、注意饮食防病
冬季人体代谢慢,春季旺盛,春季人体随着代谢加快,血循环、血压、心率增加,容易诱发消化系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这样,通过醋来开胃、杀菌、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为最好的养生之法 。
1.2、注意做好家里除尘
在腊八这些重要日子里除尘是我国传统的腊月习俗之一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清除室内的污秽之物,避免病邪以这些污秽之物作为土壤,在冬季之后随阳气的生发而渐渐滋长,从而使人患病 。

2、腊八节是什么节
腊八节是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
3、天津腊八节有什么习俗
3.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
3.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部分地区很隆重 。
3.3、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
天津腊八节有什么禁忌
1、腊八节不回娘家
按照过去的老说法,一年之中总有几天时间,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说是忌讳,是有讲究的 。
2、腊月不搬家
从风水上说,腊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这听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学道理的 。
但是随着家居技术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经实施了全屋供暖,不用像过去那样刻意请些朋友来新屋坐坐,旺旺人气 。之所以有“腊月不能搬家”的说法无非是顾忌人住进去会手脚冰冷,对身体不利,而现在对于拥有家居暖气的人们来说,这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
3、吃腊八粥不过午
在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已流传千年之久,但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 。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话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但是不能过中午,还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 。
天津腊八如何熬腊八粥
1、消化不良者多放米少放豆
中医认为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因为豆类不易消化,容易胀肚产气,因此消化不良者食用腊八粥尽量少放黄豆、黑豆等 。
2、糖尿病患者多加麦少放米
糖尿病患者的腊八粥不要加入过多的糯米和白米,以免快速升高血糖 。宜加燕麦和荞麦 。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可抑制或减慢血糖上升 。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加薏米和黄豆
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作用,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黄豆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优质蛋白,具有预防心血管病等保健功能 。绿豆可辅助降压,也比较适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
4、小儿多加果仁和水果干
【天津腊八节的注意事项】孩子们的腊八粥需要更好的口感,不妨加些切碎的果仁和水果干,如松子、葡萄干、核桃仁、莲子、栗子等,增加香甜的气味和粥的美色,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食用这种健康食品 。如果孩子积食,可以加入助消化的新鲜山楂 。

天津腊八节的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