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吃出来的“富贵病”


痛风是吃出来的“富贵病”

文章插图
导读:医生对痛风的认识很明确,是由于长期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等导致的 。西方的痛风病人主要集中在王室成员、贵族和富贵人家当中,所以也被叫“富贵病” 。……
其实,痛风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 。在过去,西方的痛风病人主要集中在王室成员、贵族和富贵人家当中,因此,也被称为“帝王病”、“富贵病” 。
希波格拉底是第一个描述痛风的医生 。他发现丰富的食物和葡萄酒与此病有关,富人和穷人都会得痛风 , 但宦官几乎不得痛风,并且痛风的首次发病往往出现在成年男性和绝经期以后的女性 。而且,他认为痛风是由于人体内有毒的液体滴入关节中而发病的 。这个观点与现代痛风发病是由尿酸盐沉积的理论是一致的 。
现在,医生对痛风的认识很明确 , 是由于长期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等导致的 。不幸的是,很多让人垂涎的食物都含大量嘌呤 。食物中的嘌呤在人体内转化为尿酸 , 使体内血尿酸浓度升高、沉积、形成针状晶体 , 进而刺激关节和脏器,形成痛风 。
在中国 , 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时期 。最早见于《灵枢·贼风》篇 , 说这个病伤于湿气,藏之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 。古人虽不明白有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结晶在组织中沉积而导致痛风发作,但其湿气久存学说,同样与尿酸过多沉积在血液组织、关节液中的现代医学理论相一致 。
《金匮要略》对痛风的认识就有了很大的进展 , 也有了较丰富的内容 。一是将痛风定名为“历节”,在古代,很多关节炎都归属于历节 。二是强调了饮食不节与痛风的关系 。至唐代则把痛风称为“白虎病”、“白虎历节” 。就是说痛风发作时,关节疼痛就像被老虎咬一样,相当痛苦 。
金元时代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记载: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症 。朱丹溪是第一个命名痛风的医学家 。那时是蒙古人统治着中国,而蒙古人的饮食习惯和汉人不同,多以肉食为主,因此,蒙古人中得痛风的贵族也不少 。
【痛风是吃出来的“富贵病”】所以,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这本书中首创了治疗痛风的方剂 。这个方子是由黄柏、威灵仙、苍术、羌活、甘草、陈皮、芍药、桃仁、红花各15克组成,水煎服 。即使到了现在,中医仍在将此方加减变化之后用于治疗痛风 , 疗效依然很好 。

痛风是吃出来的“富贵病”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