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


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

文章插图

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
1、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叩刺、走罐、艾灸法
叩刺、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针轻叩肩井、大杼、天宗、曲池、合谷等部位,以微出血为度 。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走至皮肤潮红为止 。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l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
2、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拔火罐法
颈椎拔罐排淤血之拔火罐法:用罐口直径为8cm左右的玻璃或陶瓷火罐在背部的肩井、大椎、天宗、厥阴俞等部位,以酒精闪罐法扣罐、留罐20分钟,2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3、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拔竹罐法
颈椎拔罐排淤血之拔竹罐法:取风池、大杼、风门、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 。用加工过的不同口径的竹罐放在煮沸的热水锅内2~3分钟后取出,迅速放在体表部位上,留罐7~8分钟,使局部皮肤出现瘀血或充血,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4、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刺络拔罐法
刺络拔罐法 。先用梅花针在大椎、大杼、肩井、曲池、合谷各穴叩刺3~5遍,以皮肤发红、有少量出血点为度 。叩刺后拔罐,留罐10分钟,以拔出瘀血为宜 。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
颈椎拔罐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原理:从中医学上来讲,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
所以,颈椎病用的拔罐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拔罐只会消除颈部的炎症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疼痛、头晕等症状,轻微病情的患者就可以采用拔罐治疗的方法对颈椎病还有用的 。
注意事项:
拔罐不是时间越长越好,一般十五分钟左右为佳,请按照穴位图找准穴位后进行拔罐 。
对于肩颈部受凉引起颈椎病的患者有效,颈椎病比较严重的患者采用拔罐的方法可以缓解症状,要想彻底根治还需要进行牵引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坐姿习惯也是有助于治疗颈椎病的 。
因为颈部面积较小,穴位复杂建议使用小罐进行,请勿在同一地方进行连续拔罐,以免皮下真皮组织受损 。
请勿拔罐后洗澡冲凉,拔罐后冲凉会导致皮肤受创,严重的出现发炎等症状 。
颈椎拔罐穴位详解
1、三阴交
三阴交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 。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 。经常进行三阴交拔罐可调理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
2、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 。足三里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功能和内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统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的前缘 。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
3、内关
【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 。常拔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

颈椎如何拔罐排淤血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精彩生活】jing111.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